00:00 / 04: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27
1937年8月淞沪会战打响,全国各地部队陆续开赴上海。中央军12个整编德械师,以及中央教导总队进入上海,上海市民夹道欢迎。淞沪会战,是中日双方在抗日战争中的第一场大型会战,也是整个中日战争中进行的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在会战中,中日双方共有约100万军队投入战斗,战役本身持续了三个月,日军投入9个师团22万人,伤亡9万余人 。中国军队投入73个师70余万人,伤亡25万余人 。淞沪会战使日军被迫转移战略主攻方向,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民族大义面前,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人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在这场被称为"东方凡尔登"的特大战役中,白崇禧想让桂军打出威风,6 个精锐师从广西走了两个月才到达上海,被一口气投入到了前线,结果 7天就垮了。宋子文的税警总团是一只缉私征税的非正规部队,也被投入到了淞沪战场,在苏州河以南,迎战日军最精锐的第18师团,日军7次强渡均被击退,战损比几乎是1:1,与德械师不相上下,蒋校长的中央军精锐,德械师也几乎全部投入战场,伤亡过半,主力被打残,许多黄埔年轻军官阵亡,民国海军,空军几乎全军覆没,皖军,湘军成了谢幕之战,身背斗笠,衣衫单薄的粤军和武器最差,穿着草鞋的川军前仆后继,视死如归,所以人们常说“粤军不死,川军不出”,从北方战场撤下来的东北军,晋绥军,西北军来不及休整,也马不停蹄的投入战斗。在没有制空权以及暴露在敌人舰队火力下的70万中国军队伤亡人数超过30万,牺牲了近千名军官,14位将军,大量战斗经验丰富的老兵和军校毕业的年轻军官倒在了淞沪战场,老兵回忆说:一个师整整齐齐地上去,两天之后,就留下了几副伙食担子。
00:00 / 03: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734
00:00 / 03: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8
00:00 / 10: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4
00:00 / 03: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8
00:00 / 00: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2: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7
1937年11月,中国军队在淞沪会战中失利,上海沦陷。日军趁势分三路进犯南京。同年12月12日,在攻占南京前夕,日军指挥官朝香宫鸠彦发出了“杀掉全部俘虏”的命令。接到命令的日军,进入南京城后,对解除武装的中国军人和无辜的南京百姓进行了若干次大规模的集体屠杀和零散的屠杀。 1937年12月13日,日军谷寿夫师团从中华门进入南京,在日本华中派遣军司令松井石根和第六师团师团长谷寿夫指挥下,日军使用集体枪杀、活埋、刀劈、火烧等惨绝人寰的手段,对聚集在中山北路、中央路的难民区居民进行屠杀。12月14日,其他三个师团相继进入南京南北各市区,展开了大规模的屠杀。遇难者有未能及时撤退的中国军人、淞沪战争后流离失所逃到南京的战争难民以及开战后未能及时疏散的南京本地居民。除集体屠杀外,日军还成群地或个别地在屠杀之前对南京军民施以酷刑、侮辱、虐待、殴打、玩弄或奸淫。日军还在南京城内,大肆进行破坏。有一半以上的商户被洗劫,三分之一的建筑被摧毁,遗失古玩书籍等近二十万件(册)。 在此期间,滞留南京的一批西方人士,自发组织成立了南京安全区和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对受难中的南京广大市民展开人道主义保护和救助。1947年3月10日,中国国防部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在《谷寿夫战犯案件判决书》中判定南京大屠杀中有约19万余人被日军集体射杀焚尸,另有15万余人被慈善机构掩埋,日军集体屠杀有28案,零散屠杀有858案,总计死亡人数达30多万。 1946年,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和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相继成立。南京大屠杀的罪魁祸首之一谷寿夫在南京审判中被判处死刑。1947年4月26日中午,在雨花台执行枪决。松井石根与东条英机等7人在东京审判中被判处绞刑。1948年12月22日,7人在东京巢鸭监狱被绞死。 南京大屠杀是侵华日军公然违反国际条约和人类基本道德准则,是日军在侵华战争期间无数暴行中最突出、最有代表性的一例,其暴行被《纽约时报》《中央日报》《新华日报》等中外媒体广泛揭露。它与波兰奥斯维辛集中营惨案、日本广岛原子弹爆炸并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上三大惨案。2014年2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同年12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南京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首次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2015年,《南京大屠杀史档案》被列入《世界记忆名录》。
00:00 / 01: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1: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1: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3
00:00 / 07: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