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他是北宋文坛的奇才,一生宦海沉浮,却以诗词为舟,在风雨中吟啸徐行。今天,让我们用他的诗句,走进苏轼的跌宕人生。 1.《和子由渑池怀旧》(嘉祐六年)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2.《江城子·密州出猎》(1075年)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少年登科,名动京师,他心怀‘致君尧舜’的抱负,却不知命运早已写下伏笔。 3. 《狱中寄子由》(1079年) “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 4.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黄州时期)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一场诗案,九死一生。黄州的贬谪,却让他从‘寂寞沙洲冷’的孤鸿,蜕变为‘江海寄余生’的东坡。 5. 《自题金山画像》(临终前)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6. 《惠州一绝》(惠州时期)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7.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儋州北归)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三次贬谪,三地荒远,他却将苦难淬炼为‘此心安处是吾乡’的豁达。黄州的赤壁怀古、惠州的荔枝诗、儋州的黎民别语,皆是他的‘平生功业’。 8. 《临江仙·送王缄》(思乡之作) “此身如传舍,何处是吾乡?” (画面:苏轼倚窗望月,手抚家书) 9.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密州中秋)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他一生漂泊,终老常州,未归故里。但‘千里共婵娟’的祈愿,早已随他的诗文,成了中国人的精神故乡。 从‘致君尧舜’到‘不系之舟’,他用诗词书写了生命的苍凉与壮阔。苏轼已逝,但那份‘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旷达,仍在千年后的风雨中回响。 #苏东坡#诗词 #读书成长 #腹有诗书气自华
00:00 / 01: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8: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00:00 / 02: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
00:00 / 01: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2
00:00 / 02: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0: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1
00:00 / 02: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4
00:00 / 05: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68
00:00 / 02: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