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2: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16
00:00 / 01: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859
00:00 / 00: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737
Linda.5天前
看了杨老的生平简介和翁帆发表的撰文,很感动,杨老是伟大且完美的一生,出生在高知家庭,原生家庭非常好,自身从小天赋异禀,人生成就卓越,一生坦途,不管生活和事业都达到人生巅峰,还高寿,在老年82岁高龄还能遇上崇拜他、照顾陪伴他人生最后21年的灵魂伴侣,他们当时那份超凡世俗的通透和勇气,我想是女人对男人那份崇拜,男人用文化和品德滋养女人,带领她开阔视野和格局,领阅高知的精神世界,他们的精神世界是丰盈的,灵魂相伴,所以他们内心丰盈安稳平静,这是需要多么高的认知和品德才能有的一种境界,而今天不管有没有经济条件,很多人似乎过的并不幸福,幸福是一种能力,要么没有超凡世俗的通透和勇气要么没有丰盈的精神世界。 下面把我很喜欢翁帆的撰文摘抄记录下来共勉: 杨先生离开的时候一定很欣慰。他的一生,为民族的复兴,国家的强盛,人类的进步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杨先生在他快满九十岁的时候写下这样一首诗,我把它翻译成中文如下: On ReachingAgeNinety 九十抒怀 Mine has been 我的一生是 A promising life,fully fulfilled, 沐光而行的一生, 如斯如愿; A dedicated life,with purpose and principle, 理想奉献的一生, 不屈不折; A happy life,with no remorse or resentment, 幸福圆满的一生, 无怨无悔。 And a long life…… 福寿绵长…… Traversed in deep gratitude. 深深地感恩。 是的,他的一生,是有理想,有奋斗,有责任,有担当,有幸福,有感恩的一生。有他多年的陪伴,我何其有幸! 就如《小王子》所讲的,我相信,每当夜晚我们仰望星空时,杨先生会在其中的一颗星星上面,对着我们微笑。我们永远可以从他那里找到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力量。#杨振宁 #杨振宁翁帆 #伟大且完美的一生
00:00 / 00: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128
00:00 / 01: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5
虚涵3天前
时光为证:翁帆的两段婚姻与自我淬炼之路 人生的婚恋旅程,从来没有预设的脚本,翁帆的情感轨迹尤其印证了这一点。从初婚时败给距离的青涩试探,到28岁与82岁的杨振宁携手开启的忘年之恋,她在不同的婚姻境遇中完成了从懵懂到成熟的蜕变,最终以清华博士的身份,书写了属于自己的人生华章。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大学毕业的翁帆在深圳开启职业生涯,也迎来了人生第一段婚姻。她与一位香港职员携手步入婚姻殿堂,却很快被两地分居的现实难题困住。地域的阻隔让两人的相处日渐疏离,这段维系不足两年的婚姻最终以和平分手落幕。这次经历没有消磨她对生活的热忱,反而让她更加清晰地意识到自我成长的重要性,于是她重拾书本,考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在知识的滋养中积蓄重新出发的力量。 命运的伏笔早已埋下。1995年汕头大学的国际华人物理学大会上,作为学生代表的翁帆负责接待杨振宁夫妇,两人就此相识并保持着书信往来。2003年杨振宁原配夫人杜致礼逝世后,翁帆的一封慰问信重新拉近了彼此的距离。2004年的重逢与相处,让跨越54岁的情愫悄然滋生,当年12月,两人在汕头登记结婚,这段惊世骇俗的婚姻瞬间引发舆论热议,质疑与揣测接踵而至。但翁帆与杨振宁始终坚守初心,在清华园的"归根居"里过着平静的生活,他称她是"上帝给我的最后一份礼物",她则坦言他为自己打造了"纯净的世界"。 婚姻没有成为她人生的终点,反而成为自我突破的起点。在悉心照料杨振宁生活、协助整理学术资料的同时,翁帆从未放弃对学术理想的追求。2011年,她以香港居民身份通过严格考核,考入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攻读博士学位,校园里的她低调谦逊,总是在教室角落专注研读。2019年,她成功获得建筑历史专业博士学位,此后陆续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参与编译《塞利奥论建筑》等重要著作,还携手杨振宁完成书籍合著、歌曲翻译等多项工作,在学术与文化领域不断深耕。 二十余载相伴岁月,翁帆用行动回应了所有争议。她不仅在婚姻中诠释了"爱是成全而非占有"的深意,更在相守中实现了自我价值的跃升。从初婚失利到携手泰斗,从职场女性到清华博士,她的人生轨迹证明,真正的幸福不在于遵循世俗范式,而在于在适合自己的道路上持续成长,让每一段经历都成为淬炼自我的养分。时光为证,这段被期许为"美好罗曼史"的婚姻,最终成就了一段双向奔赴、彼此成就的人生佳话。
00:00 / 03: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2: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26
00:00 / 02: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4
00:00 / 01: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4
00:00 / 01: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94
00:00 / 01: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5
00:00 / 00: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7
00:00 / 00: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杨振宁人生经历 你知道有这样一位科学家吗?他35岁就斩获诺贝尔物理学奖,99岁当选感动中国年度人物,102岁仍与夫人共庆结婚纪念日。他就是杨振宁,一位跨越世纪的科学巨匠。 1922年,杨振宁出生于安徽合肥一个学术世家,父亲杨武之是著名数学家。4岁时,他就在母亲教导下识字,一年内掌握近3000汉字,展现出非凡的学习天赋。1938年,16岁的杨振宁以全国第二名的成绩考入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完成了本科和硕士学业。 1945年,他考取庚子赔款奖学金,赴芝加哥大学深造,师从诺贝尔奖得主费米教授。1949年,杨振宁获得博士学位,随后进入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与爱因斯坦等科学巨匠共事。1954年,他与米尔斯提出非阿贝尔规范场理论,该理论后被引用超过12000次,成为粒子物理标准模型的基石。 1956年,他与李政道合作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次年便获得实验证实。1957年,35岁的杨振宁与李政道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创下从论文发表到获奖仅一年的最快纪录。 此后,杨振宁的学术成就如璀璨星辰:43岁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45岁获得爱因斯坦科学奖,54岁获鲁梅福德奖。1988年,他受聘清华大学名誉教授,开始系统性地帮助中国物理学界发展。2001年,79岁的杨振宁正式回国定居清华园,亲自参与筹建高等研究中心,培养博士50余名。 2017年,95岁的他恢复中国国籍,距离1971年首次访华已过去46年。即便进入耄耋之年,杨振宁依然活跃在学术前沿。2019年,97岁的他仍坚持参与学术活动,全年出席重要会议12场。2021年,99岁的他当选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成为该奖项最年长的获奖者。 2022年,全球30多个国家的200余名科学家为其举办百岁寿辰庆祝活动。2024年,102岁的他与夫人翁帆庆祝结婚20周年,传记纪录片在全球50多个国家播出。 杨振宁先生用他跨越一个世纪的人生,诠释了科学家对真理的追求和对家国的热爱。从战火中的西南联大到诺贝尔领奖台,再到晚年回归祖国培养人才,他的一生不仅是科学探索的史诗,更是中国现代科学发展的缩影。他的学术成就和爱国情怀,将继续激励着一代代中国科学家勇攀科学高峰。 #杨振宁 #杨振宁翁帆 #杨振宁百岁生日 #杨振宁的贡献有多大 #杨振宁逝世
00:00 / 03: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