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23国160名科学家正在给我们农业人震撼警告,农业人千万不能不了解,这份警告就是联合发布的《全球临界点报告》 报告中说世界已越过第一个气候临界点,全球变暖突破1.5℃,温水珊瑚礁系统崩溃,这并非普通生态退化,而是地球气候系统从“可逆扰动”,迈入“不可逆剧变”的标志性转折。 那么为什么我们农业人要关注这份报告呢?因为天气是农业的命脉,你及时管理的再好,遇到一次极端天气,很有可能全军覆没。 拿今年河南山东的玉米花生举例,在艰难熬过了夏季的高温干旱后,终于在连绵秋雨中倒下了。问题是不但影响秋收,同时对秋种小麦影响也是巨大的,小麦播种肯定延迟,麦种用量更多,势必对明年产量造成影响。不仅仅是河南山东两地,这几天的全国多地农时紊乱,传统种植节律失效,南方干旱炎热,40度以上的高温已经成为常事,北方暴雨频发山东寿光的蔬菜大棚连年受淹,等等这些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灾害,并非偶然。 这几年气候变化正在系统性错配降水分布,传统的种植方式已经无法应对新形势下的气候异常。 在当前不确定因素叠加,种植成本加剧,如果你还贸然激进,没有计划去应对,那么你赔钱的风险将成指数级别增长。 千万不要小瞧全球温度上升这2度,地球曾多次经历2℃甚至更高的升温,需要耗时几千年乃至几百万年,最快的时候,每1000年也只能升温0.4~0.7℃。 而自工业革命以来,全球平均气温在短短150年内上升了1.5℃。 别小看这全球气温上升的1.5℃,在地质史上,地球即便经历2℃甚至更高的升温,也需要耗时几千年乃至几百万年,最快的时候每1000年也仅升温0.4~0.7℃。而自工业革命以来,短短150年内全球平均气温就上升了1.5℃。这种前所未有的升温速度,让农业生态系统根本来不及适应。 对我们农业人来说,这意味着有可能传统高产作物品种失效:品种可能因为无法适应新的温度、降水模式而减产甚至绝收。比如今年高温地区的大豆不结夹,葡萄大棚烧棚严重,大棚蔬菜病毒病爆发,水稻没有收割就出青发芽,水果热灼口感下降,病虫害爆发抗药性增强。 因为气温升高使得病虫害的越冬基数大增,且分布范围北扩,过去的病虫害防治方法和药剂可能效果大减。 在加上极端降水导致土壤养分流失加剧,干旱则让土壤板结、盐碱化问题凸显。这些都是不得不面对的风险。 我建议大家应对当前形势,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可尝试种养结合,分散经营风险。#农业变化#气候异常
00:00 / 03: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402
00:00 / 02: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4
00:00 / 01: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4
00:00 / 01: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1: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0
00:00 / 01: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7
北极地下沉睡4万年的古生物突然苏醒,是地球的自我修复,还是生态危机的警钟?跟随环宇参知的镜头,一探究竟! 北极,这片常年被冰雪覆盖的神秘土地,如今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化。随着全球变暖的加剧,北极的气温持续攀升,导致永久冻土层逐渐融化。而在这片沉睡万年的冻土之下,竟隐藏着数万年前就已“安息”的古生物和微生物。据最新报道,这些古老的生物正随着冻土的融化而逐渐苏醒。这些微生物的复苏,可能并非好事。它们一旦活跃,便会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和甲烷等温室气体,这无疑会进一步加剧全球变暖的态势。更令人担忧的是,科学家在加拿大北部的冻土带中,还发现了冰河时代的猛犸象幼崽遗骸,这似乎预示着,更多的古生物也将面临同样的命运。而更可怕的是,这些微生物可能还携带着未知的病原体,一旦扩散,或将引发新的疫情。 北极古生物的苏醒,无疑给我们敲响了生态危机的警钟。地球的未来,需要我们共同去守护。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快来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吧!想成为应急救援达人,加入我们,学习直升机和无人机知识,机器人和5G视频彩屏技术,了解大算力的奥秘,就赶紧办理校园卡和加入千兆宽带行列,尊享多项AI能力,更多前沿资讯,尽在环宇参知!#知识分享 #每日分享 #动物科普 #知识科普 #原创视频
00:00 / 01: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1: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8
00:00 / 01: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0: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40
00:00 / 00: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
00:00 / 01: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