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论语》学而篇第二节钱穆先生注解 钱穆论语新解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有子:孔子弟子,名若。乃孔子晚年來從學者。   孝弟:善事父母曰孝。善事兄長曰弟。   好犯上者鮮矣:[光案:“好犯上者鮮矣”,當依正文改作“好犯上者,鮮矣”,添一逗號。]上,指在上位者。犯,干犯。好,心喜也。鮮,少義。   作亂:亂,謂逆理反常之事。   務本:務,專力也。本,猶根也。亦始義。   本立而道生:孔子之學所重最在道。所謂道,即人道,其本則在心。人道必本於人心,如有孝弟之心,始可有孝弟之道。有仁心,始可有仁道。本立而道生,雖若自然當有之事,亦貴於人之能誘發而促進之,又貴於人之能護養而成全之。凡此皆賴於學,非謂有此心即可備此道。   為仁之本:仁者,人羣相處之大道。孝弟乃仁之本,人能有孝弟之心,自能有仁心仁道,猶木之生於根。孝弟指心,亦指道。行道而有得於心則謂之德。仁亦然,有指心言,有指道言,有指德言。內修於己為德,外措施之於人羣為道。或本無“為”字[光案:“無‘為’字”,東大版原作“無為字”,“為”無引號。]。或說以“為仁”連讀,[光案:“以‘為仁’連讀”,東大版原作“以為仁連讀”,“為仁”無引號。]訓為行仁,今不從。   按:《論語》有子、曾子二人不稱名,或疑《論語》多出此兩人之弟子所記,或是也。《孟子》謂:[光案:“謂:”有冒號,東大版原作“謂”無冒號。]“子夏、子張、子游,以有若似聖人,欲以所事於孔子事之,曾子不可而止。”則有子固曾為孔門弟子所推服。《論語》首篇次章,即述有子之言,似非無故而然。   孔子教人學為人,即學為仁。《論語》常言仁,欲識仁字意義,當通讀《論語》全書而細參之。今試粗舉其要。仁即人羣相處之大道,故孟子曰:“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然人道必本於人心,故孟子又曰:“仁,人心也。”本於此心而有此道。此心修養成德,所指極深極廣。由其最先之心言,則是人與人間之一種溫情與善意。發於仁心,乃有仁道。而此心實為人性所固有。其先發而可見者為孝弟,故培養仁心當自孝弟始。孝弟之道,則貴能推廣而成為通行於人羣之大道。有子此章,所指淺近,而實為孔門教學之要義。#四书解读 #国学文化 #论语解读 #文玩 #盘串
00:00 / 04:5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2: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1
00:00 / 02: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
00:00 / 08: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00:00 / 02: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00:00 / 00: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00:00 / 03: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8
00:00 / 00: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8
00:00 / 03: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