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8: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
00:00 / 02: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
00:00 / 09: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00:00 / 14: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29
00:00 / 01: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
00:00 / 13: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万家岭大捷又称万家岭战役、德安大捷,是1938年9月28日至10月10日期间,在中国江西省德安县万家岭地区发生的一场局部歼灭战 。以下是其详细介绍 : - 战役背景:1938年日军为夺取武汉,兵分四路进攻,其中第11军司令官冈村宁次令第106师团等从赣北突破,企图对武汉形成战略包围。国民政府以陈诚为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为第1兵团司令负责南浔线防守,薛岳将下辖兵力部署成“反八字剪刀阵地”。 - 战役经过:战役主要分为三个阶段。9月28日至10月4日为第一阶段,日军第106师团抵达万家岭战场,被中国第4军、第91师等阻滞,第74军58师在张古山扎紧包围圈出口;10月4日至10月6日为第二阶段,日军第106师团突围失败,其第111旅团向张古山突围也被阻滞,同时日军第101师团第149联队被全歼;10月7日至10月10日为第三阶段,薛岳调集援军配合第66军、第74军、第4军提前缩小包围圈,发起总攻,最终全歼日军第106师团主力。 - 战役结果:此役历时12天,国民党第1兵团歼灭日军106师团的第123联队、第145联队、第147联队,101师团的第149联队四个联队及其配属部队,共计17000余人。 - 战役意义:万家岭大捷是抗战初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典型战例,是中国军队在抗日战场上继平型关大捷、台儿庄大捷后取得的又一辉煌胜利。它粉碎了日军迅速突破南浔线、包围武汉的作战计划,首创了中国军队全歼日军一个师团的纪录,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也为武汉会战后续的工业、物资、人口转移工作争取了时间。叶挺将军盛赞其为与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三足鼎立的不朽之战。
00:00 / 00: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
富金山战役又称富金山阻击战、富金山保卫战,是指1938年9月2日至9月11日发生在中国河南省固始县的一场山地阻击战,也是抗战时期武汉会战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是其详细介绍 : - 战役背景:1938年徐州会战后,日本决定实施武汉作战。日军第2集团军企图从合肥迂回武汉,8月末攻陷六安、霍山,直逼富金山。第五战区将精锐的第71军宋希濂部配置于峡口以东、叶家集以西地区,于9月上旬以富金山为主阵地,与荻洲立兵的日军第13师团展开激战。 - 战役经过:9月2日上午10点,24架日机飞临富金山,狂轰守军阵地。当晚,日军第13师团强渡史河,进攻富金山,宋希濂指挥部队顽强阻击。9月7日,日军第10师团濑谷支队及第16师团增援第13师团作战,日军第10师团攻占固始县城后,以一个联队的兵力南下攻击富金山以西的武庙集,宋希濂将军预备队88师523团调至坳口塘设伏,重创日军。9月11日凌晨,日军第13师团倾全力猛攻,9时许从富金山与石门口的战线结合部突入,36师师长陈瑞河指挥部队逆袭,因伤亡过大,至下午16时,36师除富金山主峰制高点外,其余阵地全部失守。最终,守军因日军施放毒气,阵地被占,奉命放弃富金山阵地。 - 战役结果:中国军队以伤亡15000余人的代价阻击日军整整10天,击毙日军4000余人,日军死伤约10000人。 - 战役意义:富金山战役为武汉会战备战和全国军民、工厂、学校、物资内迁争取了宝贵时间,彻底粉碎了日军越过大别山迂回武汉的战役企图,极大地振奋了全国军民的抗日斗志和必胜信心。
00:00 / 00: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国军抗日22次会战之第5次会战 兰封会战 一、开战时间:1938年5月13日至6月11日。 二、战役背景:徐州会战后期,中国军队主力向豫皖边区突围转移。日军为扩大战果,妄图进犯陇海铁路以切断中国军队退路,其第14师团在师团长土肥原贤二的指挥下,于5月13日强渡黄河,直扑战略枢纽兰封,企图切断徐州会战中国军队西撤的生命线——陇海铁路。 三、作战部署:蒋介石亲赴郑州督战,调薛岳任第一战区第一兵团总司令指挥第一战区的精锐部队,孙桐萱第三集团军、商震第32军在北,俞济时第74军、李汉魂第64军的155师在东,桂永清第27军、宋希濂第71军在西,黄杰第8军驻守商丘。 四、战役经过:5月21日,薛岳指挥部队向第14师团发动围歼作战,从东、西、北三面夹击土肥原部,攻克了内黄集、人和集、仪封等地。23日,日军向兰封发动攻击,当夜占领兰封城。25日,豫东兵团全线进攻土肥原部,攻克罗王车站,28日攻克罗王寨,日军退守曲兴集,中国军队随后收复兰封。 但29日商丘失陷,日军第16师团西进连占民权、宁陵等地,威胁薛岳兵团侧翼,同时日军渡河南援,战局恶化,薛岳兵团转为守势。31日,蒋介石下令停止围歼土肥原师团,中国军队向平汉路以西撤退。 五、战役结果:6月,日军相继占领开封、中牟等地,郑州岌岌可危,国民政府被迫炸开郑州东北的花园口大堤,以阻挡日军西进,兰封会战结束。 六、双方伤亡:日军伤亡6400余人,国军伤亡3万余人。国军牺牲两位将军:一是马威龙将军,国军27军46师138旅旅长,少将。二是毛麟义将军。国军27军46师276团团长,战后追赠为陆军少将。 七、历史意义:兰封会战虽未达成全歼日军的目标,但中国军队以重大伤亡迟滞了日军西进,为数十万主力转移及武汉布防赢得了关键时间。
00:00 / 03: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9
第4次会战 :徐州会战(1938年1月—5月) 徐州会战是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军队在徐州地区进行的一次大规模防御战役,也是国民党正面战场的重要会战之一。 一、背景与战略意义 - 时间:1938年1月至5月 - 地点:以徐州为中心的苏鲁豫皖地区 - 战略地位:徐州是津浦铁路与陇海铁路交汇点,控制南北交通命脉 - 日军目标:打通津浦线,连接华北与华中战场,为进攻武汉做准备。 二、双方兵力与指挥 - 中国军队:约60万人,由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统一指挥 - 日本军队:约24万人,包括华中派遣军和华北方面军各一部。华中派遣军司令官畑俊六和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寺内寿一。 - 日军优势:装备精良,机械化程度高,掌握制空权 三、主要作战阶段 1. 初期防御(1-3月):中国军队在淮河两岸顽强阻击日军北上; 2. 台儿庄大捷(3-4月): 日军濑谷支队进攻台儿庄, 中国军队孙连仲部死守台儿庄;- 李宗仁下令全线反攻,歼灭日军1万余人。- 这是抗战初期中国军队最大胜利之一 3. 徐州突围(5月): - 日军增兵后形成合围之势 - 中国军队主动撤离徐州 - 成功保存有生力量,为武汉会战赢得时间。 四、结果与影响 - 军事结果:徐州最终失守,但中国军队有效牵制日军精锐 - 战略意义:- 打破了日军"三个月亡国论"的妄想,- 为武汉会战争取了宝贵时间,- 极大鼓舞了全国抗战士气 - 五、双方伤亡人数:中国军队伤亡约10万人,日军伤亡近3万人。 六、我军阵亡将军名单(共11位将官) 1、国军41军122师王铭章师长,四川新都人,被追赠为陆军上将; 2、国军51军114师方叔洪师长,山东历城人,被追赠为陆军中将; 3、国军48军173师周元中副师长,广西明江人,被追赠为陆军中将; 4、国军27军23师 李必藩师长,湖南嘉禾人,被追赠为陆军中将; 5、国军27军23师黄启东参谋长,湖南平江人,被追赠为陆军中将; 6、国军41军122师 赵渭滨参谋长,四川成都人,被追赠为陆军中将; 7、国军41军124师邹绍孟参谋长,四川荣县人,被追赠为陆军少将; 8、国军51军114师340旅扈先梅旅长,河南安阳人,被追赠为陆军少将; 9、国军13军4师23团陈纯一团长,湖南新宁人,被追赠为陆军少将; 10、国军13军89师529团罗芳珪团长,湖南衡东人,被追赠为陆军少将; 11、
00:00 / 05: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63
00:00 / 00: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