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哥1周前
野生荔枝 野生荔枝的基本概况 野生荔枝(学名:Litchi chinensis var. euspontanea Hsue)是无患子科荔枝属常绿乔木,为中国国家重点二级保护野生植物。其树高通常可达15米,树皮灰黑色,小枝褐红色且密生白色皮孔;叶片为偶数或奇数羽状复叶(同一株树兼具两种叶型),小叶薄革质,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6-15厘米,宽2-4厘米,先端骤尖或尾状短渐尖,全缘,腹面深绿色有光泽,背面粉绿色;花序顶生,阔大多分枝,花淡黄绿色,直径2-3毫米;果实卵圆形至近球形,长2-3.5厘米,成熟时暗红色至鲜红色,种子全部被肉质假种皮包裹。花期2-3月,果期6-7月。 地理分布与起源 野生荔枝是荔枝的野生种群,原产于马来半岛,东南亚各国(泰国、斯里兰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均有分布,美国夏威夷和澳大利亚也有栽培。在中国,野生荔枝分布于海南、广东、广西、云南等省份,其中海南东南部的热带雨林(如霸王岭、吊罗山、黎母岭)、广东西南部的鼎湖山自然林、广西东南部的六万大山山脉及云南南部的红河流域等地均有原生境分布。 生活习性 野生荔枝为中性树种,耐一定荫蔽,适宜生长在热带雨林环境中。其生长环境具有以下特征:气候炎热,年平均温22-25℃,极端最低温2-5℃;年降水量受地形影响差异大,海南东南部迎风坡可达2000毫米以上(湿润至潮湿),西南部背风面仅1000毫米以下(干燥或半干燥,旱季长达6-7个月);土壤为山地砖红壤,土层深厚、腐殖质丰富、pH值5.5-6.0。野生荔枝生长缓慢,年平均高生长约30厘米,寿命较长(如肇庆鼎湖山有一株逾230年的野生荔枝,高24米、胸围2.89米)。 保护现状与价值 野生荔枝是中国荔枝种质资源的重要基因库,其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为荔枝品种改良(如抗病、抗逆、提高品质)提供了关键材料。然而,由于森林开发利用,野生荔枝的分布范围逐渐缩小,种群多样性日益减少,被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为保护野生荔枝,海南已建立霸王岭野生荔枝保护区(1982年设立,面积46.7公顷),广东省也在推进半野生荔枝(如琼山永兴、石山地区)的保护地建设。此外,野生荔枝的木材为特等商品材,纹理交错、结构致密、材质坚硬而重,抗腐性强,是制作上等家具、高级建筑的优质材料。
00:00 / 00: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1: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35
00:00 / 00: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