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715
00:00 / 00: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00:00 / 04: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8
00:00 / 04: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2: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3: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526
00:00 / 00: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667
00:00 / 20: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1
37师指挥连老山轮战(29) 1989年11月2日上午,重庆江津德感火车站人头攒动。白衣礼兵肃立两侧,百姓们手持红花翘首以盼。当军列缓缓驶入站台,汽笛声、欢呼声与鞭炮声交织成胜利交响。 因长江大桥尚未竣工,部队需经中渡街渡江返营。十二艘摆渡船载着战士们缓缓离岸,自发护送的群众在码头久久伫立。船桨翻起层层涟漪,倒映着战士军礼的坚毅,与百姓眼中的热泪,将"人民爱兵如亲人"的情谊融入滔滔江水。 无论是江津火车站的德感坝,还是长江南岸的几江镇。街道两侧人潮涌动,少年们挥动红旗雀跃欢呼,姑娘们以鲜花编织成迎宾的波浪。当年的重庆江津人民,用最质朴的仪式接英雄回家。百姓积攒的牵挂,化作街道上每一簇鲜花、每一声问候;战士们带回的不仅是战场荣光,更见证着穿越烽火的军民深情。 尤为醒目的是梁卫红等立功将士胸前的红花,如同硝烟中绽放的荣耀之花。梁卫红战友,曾是我的新兵排长,1979年2月、1989年4月,两次参加对越作战,都荣立二等功。 这一天,我们师指挥连在江津德感火车站下军列后,直接入住了江津临峰上营房。 三十多年后的今天,当我们在和平阳光下回望,这段载入军史的回撤之旅依然清晰如昨。它用鲜活的集体记忆证明:军民团结的基因,早已融入这支军队的血脉,成为强军路上永恒的精神坐标。 另外,2025年6月25日,曾是驾驶班的凌建,来我办公室聊起了当年驾驶班以及我们电台车,这些往事就像发生在昨天。---赵绍舜2025年7月15日#13军 #37师 #老山轮战 #老山精神 @DOU+上热门
00:00 / 06: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