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解读——诚实信用原则 民法典第七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 本条是对诚信原则的规定。  诚实信用原则,主要是民法对具有交易性质的民事法律行为和民事活动确立的基本准则,是将诚实信用的市场伦理道德准则吸收到民法规则中,约束具有交易性质的民事法律行为和民事活动的行为人诚实守信,信守承诺。故诚信原则被称为民法,特别是债法的最高指导原则,甚至被奉为“帝王原则”。  诚信原则的基本功能是: 第一,确定民事法律行为的规则,包括:(1)行使民事权利应当以诚信为本,不滥用权利;(2)履行民事义务应当恪守诚信,守信用,重承诺;(3)与他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应当诚实守信,不欺诈、不作假,不损害他人的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第二,为解释法律和合同确定准则,并填补法律漏洞和合同漏洞。诚信原则被贯彻于民法的各个环节,通行于民法的各个领域。在解释法律和合同时,应当遵守诚信原则,在法律出现漏洞、规范不足或者空白时,法官应当依据诚信原则作出补充;在合同出现漏洞时,也应当依据诚信原则进行补充。 第三,依据诚信原则衡平当事人的利益冲突 。在当事人利益发生冲突时,应当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全 面保护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平衡其相互之间的利益关系。
00:00 / 00: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995
《十二生肖的故事》能从多个层面给予孩子们启示: ### 品德修养层面 - **诚实守信**:老鼠为了自己能获得第一名,欺骗了和它相约同行的猫,这一行为不可取。这个情节教育孩子们在生活中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答应别人的事情就要做到,不能因为一己私利而欺骗他人,否则可能会失去朋友的信任。 - **勤劳踏实**:老牛凭借自己的勤劳和踏实,一步一个脚印地游过了河,虽然老鼠用小聪明抢了先,但老牛依然获得了第二名。这告诉孩子们,成功没有捷径,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付出,才能收获应有的回报,不能总是想着走捷径或者投机取巧。 - **自我约束**:故事中的猪因为贪吃,一路上走走停停找东西吃,导致最后一个到达天宫。这提醒孩子们要学会自我约束,不能因为一时的欲望而耽误了重要的事情,要懂得克制自己,专注于目标。 ### 生活态度层面 - **专注坚持**:兔子本来跑得很快,但因为被路边的花草吸引,中途停下来玩耍,结果耽误了时间,名次受到影响。这让孩子们明白,在做事情的时候要专注,不能轻易被外界的诱惑干扰,并且要坚持到底,不能半途而废。 - **团结互助**:羊、猴、鸡三个小伙伴一起赶路,它们互相帮助,最终都顺利到达天宫。这体现了团结的力量,告诉孩子们在生活中要学会与他人合作,互相帮助,这样才能共同克服困难,取得更好的成绩。 ### 文化认知层面 这个故事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十二生肖传说的一种呈现,能让孩子们了解十二生肖的来历和顺序,增加对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认识和兴趣,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睡前故事 #中华历史文化 #儿童故事 #启蒙教育 #看最幼稚的动画明白最深的道理
00:00 / 02: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38
00:00 / 02: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0
00:00 / 01: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
哪吒版《掩耳盗铃》成语故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自欺欺人,要勇敢面对现实,诚实守信,并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 1.故事中的小偷以为捂住自己的耳朵就听不到钟声,别人也听不到,这是一种自欺欺人的行为。在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类似的情况,比如有些人明明知道自己的问题所在,却不愿意承认,试图通过自我欺骗来掩盖。这种做法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让问题变得更加严重。 2.面对问题时,我们应该勇敢地去面对它,而不是逃避。只有正视问题,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只有勇敢面对,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成绩。 3.掩耳盗铃的故事中,盗贼的行为是不诚实的,他试图通过欺骗自己来掩盖自己的罪行。这种行为最终只会让他失去信誉和尊严。在人际交往中,诚实守信是建立良好关系的基础。只有诚实待人,才能赢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 4.在故事中,如果盗贼能够听取旁人的劝告,也许就不会做出如此愚蠢的行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应该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他人的意见可能会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深刻地理解这些道理,并在生活中不断提醒自己,避免犯同样的错误。#轻漫计划 #成语故事 #掩耳盗铃 #掩耳盗铃自欺欺人 #儿童动画
00:00 / 01: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34
00:00 / 01: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2: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