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安全教育是指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向公民普及国家安全知识,提高国家安全意识和能力,增强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的过程。在中国,国家安全教育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旨在培养公民的国家安全意识,提高国家安全防范能力。以下是一些关于国家安全教育的要点: 1. 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关系到国家的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军事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等多个方面。 2. 国家安全教育的内容:国家安全教育通常包括国家安全法律法规、国家安全战略、国家安全形势分析、国家安全风险评估、国家安全防范知识等方面。 3. 国家安全教育的对象:国家安全教育的对象包括各级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学校、军队以及广大公民。 4. 国家安全教育的途径:国家安全教育可以通过课堂教学、专题讲座、媒体宣传、网络教育、模拟演练等多种形式进行。 5. 国家安全教育的意义:国家安全教育有助于提高公民的国家安全意识,增强国家安全观念,形成全社会共同维护国家安全的良好氛围。 6. 国家安全教育的法律法规:中国有相关法律法规对国家安全教育进行规范,如《国家安全法》、《反间谍法》等。 7. 国家安全教育的实施主体:国家安全教育主要由政府相关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同时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和支持。 国家安全教育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任务,需要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不断提高公民的国家安全意识和能力。同时,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国家安全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也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
00:00 / 04: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1: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3
民主政治是人民当家作主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 “政治体制改革”又说,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真正享有各项公民权利,享有管理国家和企事业的权力。对群众的要求和呼声,必须有渠道经常地、顺畅地反映上来,使建议有地方提,委屈有地方说。要通过各种现代化的新闻和宣传工具,增加对政务和党务活动的报道,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支持群众批评我们工作中的缺点错误,反对官僚主义,同各种不正之风作斗争。 “政治体制改革”还说,我国现行的政治体制,是脱胎于革命战争年代而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基本确立的,是在大规模群众运动和不断强化指令性计划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它已经不适应在和平条件下进行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现代化建设,不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现在形势发展了,党的事业前进了,必须对这种体制进行改革。 “政治体制改革”最后说,改革的近期目标,是建立有利于提高效率、增强活力和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领导体制。改革的长远目标,是建立高度民主、完备法制、富有效率、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这是需要长期努力才能实现的。官僚主义现象在我们党和国家的政治生活中依然严重地存在着。由于经济的、文化的和社会历史的原因,我们同官僚主义的斗争,也将是长期的。
00:00 / 01: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38
00:00 / 01: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849
00:00 / 03: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39
00:00 / 04: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