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9: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9
00:00 / 01: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 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 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释义: 子贡问:“一个人贫穷却不谄媚,富贵却不骄傲,这样的人怎么样?” 孔子答:“可以了。但还不如贫穷却乐于道,富贵而好礼的人。” 子贡又说:“《诗经》上说:‘像骨器、象牙那样切磋,像玉石那样琢磨’,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 孔子说:“赐啊,现在可以和你谈《诗经》了,告诉你过去的事,你能推知未来的道理。” 现代寓意: 道德修养的层次: 子贡提出的“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已经是较高的道德修养,但孔子指出,还有更高的境界——“贫而乐,富而好礼”。这说明道德修养是一个不断提升的过程,不是停留在“不做坏事”的层面,而是要追求“积极行善”“内心充实”。 学习与修养如琢如磨: 子贡引用《诗经》中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比喻人应像加工骨角玉石一样,不断精进自己的品德与学问。孔子对此非常赞赏,认为子贡已经能够从已有的知识中推演出更深的道理,具备了学习《诗经》的能力。 教育的真正意义: 孔子最后说“告诸往而知来者”,强调的是举一反三的能力,这是教育的核心——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启发思考,让学生能从已知推未知。#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蜕变过程 ##论语遍地开花#国学文化#家庭日常
00:00 / 01: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00:00 / 10: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1: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1
00:00 / 08: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元旦,即公历的1月1日,是世界多数国家通称的“新年”。元,谓“始”,凡数之始称为“元”;旦,谓“日”;“元旦”即“初始之日”的意思。“元旦”通常指历法中的首月首日。#在中国元旦一词古已有之,古代“元旦”起源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但是,颛顼提出了元旦概念,并没有确定“元旦”这一名词。中国历史上的“元旦”指的是“正月一日”,“正月”的计算方法,历代的元旦(首月首日)日期并不一致。从汉武帝起,规定春一月为正月,把一月的第一天称为元旦。对“元旦”比较早的记载,在南朝文史学家萧子云的诗作《介雅》中可见到。里边提到“四季新元旦,万寿初春朝”,很明确说明它的“开端”意义。唐朝时,房玄龄等人负责修《晋书》,里面出现了有关“元旦”的记载:“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辛亥革命后,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民国元年决定使用公历(实际使用是1912年),并规定阳历1月1日为“新年”,但并不叫“元旦”。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公历1月1日为元旦,因此“元旦”在中国也被称为“阳历年”、“新历年”或“公历年”。2025年元旦放假时间:2025年1月1日(周三)放假1天,不调休。#作为公历新年第一天,元旦是世界上很多国家或地区的法定假日,它蕴含着勃勃的生机,象征着新生和新的希望,也寄予了人们对未来的美好愿望和期盼。# #元旦,即公历的1月1日,是世界多数国家通称的
00:00 / 03: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1: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
元旦,即公历的1月1日,是世界多数国家通称的“新年”。元,谓“始”,凡数之始称为“元”;旦,谓“日”;“元旦”即“初始之日”的意思。“元旦”通常指历法中的首月首日。 在中国,“元旦”一词古已有之, 古代“元旦”起源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 但是,颛顼提出了元旦概念,并没有确定“元旦”这一名词。 中国历史上的“元旦”指的是“正月一日”,“正月”的计算方法,历代的元旦(首月首日)日期并不一致。 从汉武帝起,规定春一月为正月,把一月的第一天称为元旦。 对“元旦”比较早的记载,在南朝文史学家萧子云的诗作《介雅》中可见到。里边提到“四季新元旦,万寿初春朝”,很明确说明它的“开端”意义。 唐朝时,房玄龄等人负责修《晋书》,里面出现了有关“元旦”的记载:“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 辛亥革命后,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民国元年决定使用公历(实际使用是1912年),并规定阳历1月1日为“新年”,但并不叫“元旦”。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公历1月1日为元旦,因此“元旦”在中国也被称为“阳历年”、“新历年”或“公历年”。 2025年元旦放假时间:2025年1月1日(周三)放假1天,不调休。 作为公历新年第一天,元旦是世界上很多国家或地区的法定假日,它蕴含着勃勃的生机,象征着新生和新的希望,也寄予了人们对未来的美好愿望和期盼。 中文名-元旦 外文名-New Year's Day 别名-公历年、新历年、阳历年 节日时间-公历1月1日 节日类型-世界新年 流行地区-世界多数国家 节日活动-张灯结彩 节日饮食-佳肴和点心 节日意义-象征着新生和新的希望 元,谓“始”,凡数之始称为“元”;旦,谓“日”;“元旦”意即“初始之日”。“元旦”一词通常指历法中的首月首日,历法规定什么时候是元月(即正月),元旦就在那个月的第一天,如阴历“正月一日”、阳历“1月1日”等。 从语言生成学角度来看,元旦是一个合成词,东汉经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元,始也。”其意指的就是首位、首次、开始等;而“旦”是一个象形字,意指地面或水面上升起一轮太阳,寓指太阳正在冉冉升起,后来引申为天亮、光明、白昼之意。“元旦”二字组合起来指的是一年之中的首月首日,即每年的第一天,后人在此基础上对元旦加以演绎和拓展,称之为“三元”,即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 在中国历史上,“正月一日
00:00 / 01: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
00:00 / 02: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文化 #传统文化#文化传承 - [ ] 元旦,即公历的1月1日,是世界多数国家通称的“新年”。元,谓“始”,凡数之始称为“元”;旦,谓“日”;“元旦”即“初始之日”的意思。“元旦”通常指历法中的首月首日。在中国,“元旦”一词古已有之,古代“元旦”起源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但是,颛顼提出了元旦概念,并没有确定“元旦”这一名词。中国历史上的“元旦”指的是“正月一日”,“正月”的计算方法,历代的元旦(首月首日)日期并不一致。从汉武帝起,规定春一月为正月,把一月的第一天称为元旦。对“元旦”比较早的记载,在南朝文史学家萧子云的诗作《介雅》中可见到。里边提到“四季新元旦,万寿初春朝”,很明确说明它的“开端”意义。唐朝时,房玄龄等人负责修《晋书》,里面出现了有关“元旦”的记载:“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辛亥革命后,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民国元年决定使用公历(实际使用是1912年),并规定阳历1月1日为“新年”,但并不叫“元旦”。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公历1月1日为元旦,因此“元旦”在中国也被称为“阳历年”、“新历年”或“公历年”。2025年元旦放假时间:2025年1月1日(周三)放假1天,不调休。作为公历新年第一天,元旦是世界上很多国家或地区的法定假日,它蕴含着勃勃的生机,象征着新生和新的希望,也寄予了人们对未来的美好愿望和期盼。 @移动美容笛笛 @Welcome to 新疆 @叶琳娜 @呼伦贝尔琳儿 @倾城情感音乐 @猪猪🔥
00:00 / 01: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2: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6
00:00 / 02: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59
00:00 / 03: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4: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15
00:00 / 03: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1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