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著1月前
#赵露雨二胡#武汉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2025年9月22日那晚的直播间,仿佛被一道清雅的月光悄然浸润。晚上九点半,赵露雨老师弓弦轻拉,《梨花颂》的旋律便如一股清泉,潺潺流出,淌过每一位聆听者的心田。赵老师的演奏,好听得令人屏息。那琴声,初听是清越明亮的,如珠玉落盘,每一个音符都打磨得圆润饱满,精准地敲击在听觉最舒适的频率上。这背后,是她作为中央音乐学院硕士、师从严洁敏教授所积淀的深厚功底——右臂运弓,力道均匀,音色饱满而富有穿透力;左手按弦,吟揉绰注,韵味十足,将二胡特有的歌唱性发挥得淋漓尽致。但更打动人的,是这精湛技艺之上所承载的浓厚情感。她并非在单纯地演奏音符,而是在用琴弦“讲述”一个故事。《梨花颂》中那份深宫庭院的幽怨与对美好易逝的慨叹,在她的弓弦交错间被刻画得入木三分。高音处,清丽婉转,似梨花在月下悄然绽放,带着一丝孤傲的圣洁;低回时,幽咽缠绵,又似美人凭栏远眺,眼波流转间是无尽的怅惘。她的表情沉浸而专注,仿佛已与曲中人物合而为一,将那份跨越时空的哀婉与坚贞,精准而克制地传递出来。这不仅仅是技术的展示,更是一次深刻的文化解读和艺术再创造,让人深切感受到,来自武汉音乐学院讲台的这位师者,其艺术感染力是何等真挚动人。而这首让赵老师演绎得如此动人的《梨花颂》,本身也是一部底蕴深厚的经典之作。它并非传统的二胡古曲,而是源自大型京剧《大唐贵妃》的核心唱段。《大唐贵妃》以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为蓝本,《梨花颂》便是其中一段深情缱绻的咏叹调,歌词以“梨花开,春带雨”起兴,文辞典雅,意境深远,歌颂了杨玉环的美丽与悲剧命运,也寄托了对永恒爱情的向往与哀思。由于其旋律极其优美动人,充满了浓郁的中国古典韵味,改编成二胡版本后,因为二胡音色接近人声,善于表达如泣如诉的情感,与《梨花颂》所要传递的悲情与唯美高度契合。它既保留了原曲的戏曲神韵,又充分发挥了二胡的器乐特性。一曲终了,直播间里掌声如潮。赵露雨老师的这场演奏,如同一场微型的线上音乐会,不仅让我们领略了二胡艺术的无穷魅力,更完成了一次古典美的成功传播。她用手中的弓弦,架起了一座桥梁,连接起古老的戏曲瑰宝与现代人的审美心灵。让我们看到,真正的“好听”,是技术、情感与文化的三重奏,它能穿越屏幕,直抵人心最柔软的角落。那晚的《梨花颂》,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恰似那春带雨的梨花,清芬久久不散。
00:00 / 03: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5
00:00 / 01: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