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10: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621
00:00 / 59: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01: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4: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17: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
#《道德经》第二十六章以“重”与“静”为修身治国之本,告诫世人戒除轻浮与躁动。以下为原文、译文及赏析: 原文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译文 稳重是轻率的根本,宁静是躁动的主宰。因此君子终日行走,不离开载重的车辆。虽有繁华盛景,却安然处之,超然物外。 为何万乘之国的君主,反而以轻浮躁动对待天下?轻率就会失去根本,躁动就会丧失主导。 赏析 1. 哲学核心:以重制轻,以静制动。老子通过“重”与“轻”、“静”与“躁”的对比,揭示事物内在的依存关系。“重”与“静”是根本与主导,如同树根深扎方能枝繁叶茂,心静如水方能洞察万物。这种思想既是修身之道,也是治国方略。 2. 君子之行:持重守静。“不离辎重”隐喻君子始终持守根本,不因外物迷失。即使身处“荣观”(名利权势),仍能“燕处超然”,体现道家超越物欲、坚守内在宁静的精神。 3. 对统治者的警醒。老子直言批判“万乘之主”若“以身轻天下”,即轻率躁动、纵欲妄为,必将导致“失根”“失君”。这是对权力者沉溺享乐、忽视治国根基的深刻警告。 4. 现实启示。本章对现代生活极具指导意义:在浮躁社会中,唯有沉淀内心、持重行事,才能避免因急功近利而迷失方向。个人修养与领导力均需以“静重”为基。 此章以简练语言揭示道家“守静持重”的智慧,强调内在定力对个人与社会的根本意义。轻躁必失根本,静重方得长久,这一思想穿越千年,依然振聋发聩。
00:00 / 02: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06: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2: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4: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54
00:00 / 30: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7
00:00 / 02: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0
00:00 / 04: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04
00:00 / 53: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23
00:00 / 04: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
00:00 / 08: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
00:00 / 07: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
00:00 / 04: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50
00:00 / 02: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6
00:00 / 03: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