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7
00:00 / 01: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23
00:00 / 01:53: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82
00:00 / 01: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4
00:00 / 01: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
八零后的孩子是伴随改开一起长大的,见证了辉煌的30年,这些农村孩子的父母大都没有太高的文化,是地地道道纯粹的农民,淳朴又善良;面对社会突然的加速发展,没有文化,跟不上这种速度,吃了很多没有文化的亏,错过了很多黄金期,就不会让自己的孩子也重复自己走过的路;改变命运最好的捷径就是考上一个好的大学,因此,那个年代只要孩子能学习好,家长会穷尽一切支持孩子读书。 这期的主人公88年出生,在读小学的时候就非常聪明,学习成绩非常好;进入初中后,一直保持年级第一的成绩,由于特别出色,被保送到信阳市第二高级中学的实验班,在高中学习依然非常努力,也十分出色;虽然家里有两个孩子在读书,非常拮据,父母也咬牙在坚持,加上孩子学习很争气,父母也更加的有动力。 在05年高考的时候,他也是正常发挥,取得了665分的优异成绩;当时是估分盲报的形式报志愿,根据他自己的估算,第一志愿报的是浙江大学;老师看到他报考的学校,就建议他拼一把清华大学,并帮助他参考专业,就给他选了当时清华的王牌专业,水利工程;最后也很幸运的被清华大学的水利工程专业录取,也是我们所在的乡第一位清华学生,当时庆祝的条幅有很多,轰动整个乡镇。考上清华大学对家庭来说有喜悦也有压力,学费是一个大问题,这时候乡、村和他的高中送来了奖学金,暂时解决了学费问题。 在大学他依然保持优秀的学习成绩,在假期的时候会去到三峡工程实习,也学到很多实用的专业知识;四年后大学毕业,他的很多同学读研或去国外深造,由于家庭条件有限,不能支撑他继续读研的费用,于是就选择毕业;当时三峡工程到学校选人,他也有幸被选中,由于当时三峡工程是初级阶段,工资待遇也不是很高,他还要挣钱补贴四年读书家里借的外债,就选择去深圳工作;经过几番的选择,后来考取了郑州市政工程方面的公务员,随后买房娶妻定居郑州,父母也跟随一起在郑州生活。 在农村生活时间比较久的也只有90年以前的那一批人,现在农村生活的人群以80年以前的人为主;当这样的人群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候,乡村也将会消失,再无那样的农村和淳朴的农民,也无“阡陌相通,鸡犬相闻;往来耕作,怡然自乐”的那种繁荣。谨以此记我们即将消失的农村、农民、农文化。#信阳市第二高级中学#清华大学#河南高考
00:00 / 02: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17
00:00 / 01: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