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2: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1
132导弹驱逐舰隶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东海舰队的主力导弹驱逐舰之一,该导弹驱逐舰合肥号,旅大(051)级Ⅰ型,中华造船厂制造,1979年服役。2012年11月16日合肥舰退役,退役后移交烟台海军航空工程学院。现位于烟台莱山滨海中路东部海域 132合肥号导弹驱逐舰性能简介 132号导弹驱逐舰,正式名称为051型,西方媒体亦称之为旅大I级,由上海中华造船厂负责建造,并于1979年进入人民海军服役。该舰标准排水量达到3250吨,满载排水量则上升至3670吨,显示出其强大的载重能力。舰艇尺寸宏大,全长132米,宽度12.8米,最大吃水深度为4.6米。其动力系统由两台锅炉和两台蒸汽轮机组成,总功率输出为72000马力,双轴推进,使得该舰能在海上以32节的极速行驶,具有强大的续航能力,能够以18节的速度连续航行2970海里。在武器装备方面,132合肥号配备有2座三联装“海鹰-2”(C-201)导弹发射装置,具备较强的反舰作战能力。同时,舰上装备有2座双联装130毫米主炮,4座双联装37毫米人工操瞄高炮以及4座双联装25毫米炮,火力强劲。防御系统亦不容小觑,舰上搭载了2具FQF 2500型12管固定发射器,携带120枚火箭深弹,以及4座BMB-2深弹发射装置和2座深弹投放架,提供了全面的防御手段。雷达系统先进,包括米幕381甲相扫三坐标中远程搜索雷达、眼罩354对空搜索雷达、细网对海/对低空搜索雷达、网眼远宏野镇程对空警戒雷达以及海王星导航雷达,确保了航行定位的准确性。火控系统方面,黄蜂头343火控雷达负责130毫米炮的瞄准,方结352火控雷达则针对HY-2舰舰导弹进行精确制导。敌我识别系统则配备了高杆(High Pole)A敌我识别天线和方头敌我识别器天线,以确保在复杂战场环境下准确识别敌我,保障安全。#驱逐舰 #烟台 #上热门 #大海
00:00 / 00: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6
00:00 / 00: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68
00:00 / 01: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17
00:00 / 01: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01: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75
00:00 / 02: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19世纪80年代,清政府大力发展海军,从英德等国购买了多艘先进军舰,北洋舰队实力不断扩充。为检验舰队的训练成果和实际作战能力,同时展示北洋水师的实力,李鸿章决定进行此次检阅。 1886年,李鸿章抵达烟台主持检阅。烟台当时是北洋舰队的重要基地之一,港湾条件优良,适合舰队集结和演练。 此次检阅内容丰富,包括舰队的编队航行、火炮射击、鱼雷发射等多个科目。在编队航行演练中,各舰按照指令灵活变换队形,展示了良好的协同作战能力和舰员的操作水平。火炮射击环节,炮手们准确命中目标,展现出较高的射击精度。鱼雷发射演练也顺利进行,鱼雷准确命中预设目标,显示出北洋舰队在新型武器运用方面的成果。 从积极方面看,这次检阅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北洋舰队的实力,增强了清政府对海军建设的信心,也让外界看到了中国海军的发展进步。同时,检阅也为舰队提供了一次实战化演练的机会,有助于提高舰员的作战技能和协同配合能力。 然而,此次检阅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为了迎接检阅,舰队在一些方面存在粉饰太平的情况,部分实际存在的问题被掩盖。而且,检阅中暴露出舰队在后勤保障、人员素质的深层次问题等,这些问题在后来的甲午战争中逐渐凸显,成为北洋舰队战败的部分原因。#北洋水师的辉煌时刻#长崎事件#甲午海战#铭记历史勿忘国耻#缅怀先烈致敬英雄
00:00 / 02: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43
00:00 / 07: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00: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87
00:00 / 1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39
00:00 / 08: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7
00:00 / 01: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