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4: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
《终其一生,我们究竟在追寻什么?》、作者是赖圣元先生,读后令人思绪万千。他在文中写道:"年逾古稀的我近来常常思索,统计显示仅有44%的人能活到这个岁数,那我究竟还在为何事忧虑烦恼?"梁实秋先生有句名言:人过五十,感觉一年不如一年;过六十,一月不如一月;到七十,一日不如一日;而八十之后,则是一时不如一时了。我们耗尽一生,到底在追寻什么呢?其实很多人都忽略了一个事实:许多事情本就不必强求意义。生命本身就是一段旅程,享受生活不等于虚度年华,吃苦耐劳也不一定就值得歌颂。人生就是不断感受、不断体验的过程,是无数意义的叠加。只要愿意,你可以尽情去做那些看似毫无意义的事——仰望星空、静观云卷云舒、等待日出日落,这些体验本身就是最珍贵的意义。人生不必非要追求世俗定义的价值,意义由我们自己赋予。生命是一片广袤的原野而非预设的轨道,只要当下感到快乐,那就是有意义的人生。 匆匆数十载,百年之后,你我都将归于尘土。奋斗一生带不走半片砖瓦,执着半世留不下丝毫爱恨。所以我们没有时间争吵、伤心、计较,唯有时间去爱、去感受,因为一切转瞬即逝,活在当下才最重要。儿时觉得忘带作业是天大的事,求学时认为落榜是灭顶之灾,恋爱时以为与爱人分离痛不欲生。如今回首,那些曾以为过不去的坎,早已跨过;那些曾以为无法承受的事,早已释怀。 人生处处是选择,遗憾本是常态。事实上,无论作何选择,人们总会后悔。我们总爱美化未曾走过的路。但内心深处都明白,即便重来一次,以当时的心智阅历,依然会做出同样选择。回望来路,轻舟已过万重山;展望前路,漫漫征途亦光明。人与人各不相同:有人二十出头便心如枯井,有人九十高龄仍活力四射;有人猝然离世,有人缠绵病榻数十载;有人功成名就却难享天伦,有人平凡一生却阖家欢乐。是非对错本无定论,你的内心就是最好的标尺。生命太过短暂,且无法重来。趁时光未老,去爱所爱之人,追所求之梦,尽情享受生活。 若问人生意义何在?我会说:生命本无意义。三代之后,时间会抹去绝大多数人存在的痕迹。因此人生的意义就在于活着时的体验。别为琐事烦恼,更别用他人的错误惩罚自己。世事无常,睁眼是新的一天,闭眼可能是一生。我们能做的,就是用心品味每顿饭,欣赏每朵花开,领略每处风景,履行每份责任,感受当下的每份喜悦。幸福是什么?简简单单九个字:有家回,#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马 #自我成长 #人间清醒 #好书分享 #人生哲理
00:00 / 04: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8
心安即是归处 我们这一生,似乎都在追寻一个“归处”。年少时,我们以为它是远方的一座城市,一份光鲜的工作,或是一个完美的伴侣。于是,我们步履不停,在拥挤的人潮中追逐,在无尽的比较中焦虑,总觉得“归处”在遥不可及的未来。 直到有一天,或许是在一个疲惫的深夜,或许是在一次意外的独处中,我们突然发现,那些曾经以为能带来归属感的东西,反而让我们更加漂泊。这时才恍然大悟,真正的“归处”,从来不在外部的世界里,而在我们的内心深处。 心安,是一种不慌不忙的底气。 它意味着我们接纳自己的不完美,不再用别人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的人生。就像一棵树,深深扎根于大地,任凭风吹雨打,依然能保持挺拔。这份底气,不是来自于拥有多少财富或地位,而是源于对自己的信任和对生活的坦然。 心安,是一种张弛有度的智慧。 我们不再执着于无法控制的结果,而是专注于当下的每一件小事。工作时全力以赴,休息时彻底放空;得到时心怀感恩,失去时学会释怀。这种智慧,让我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始终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不被外界的喧嚣所裹挟。 心安,更是一种温柔待人的慈悲。 当我们的内心充满安宁,我们便有了更多的能量去理解和包容他人。我们不再轻易苛责,也不再斤斤计较,而是用善意去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用温暖去化解彼此的矛盾。这份慈悲,不仅能照亮别人的路,也能让我们自己的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所以,不必再问“归处”何方。当你开始向内探索,学着与自己和解,学着在每一个当下感受生活的美好,你的心,就会成为最安稳、最温暖的港湾。 心安之处,便是吾乡。
00:00 / 00: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0: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9
10月22日 我们穷极一生究竟追寻的是什么? 我终其一生总结的9条人性真相,希望能让你摆脱眼前的焦虑。 第一条 人这一辈子总在追些虚的东西,直到老了躺进病床,才肯睁眼看看实在的。世上最亲的人只有两个:陪你走过岁月的爱人,和你自己。最金贵的不是票子、房子,而是健康。人值不值钱,健康说了算。 第二条 红衣法师所说的境界,不是躲清净,而是活明白。一个人喝茶,喝的是自在;散步,散的是纷扰;旅行,行的是本心;看书,看的是通透。没有电话催、没有邀约扰、没有社交耗,早睡不亏自己,早起不欠晨光,无欲不困执念,无求不绑得失。不在乎旁人怎么说,只跟着自己的心走。不贪额外的好,只守当下的足。人这辈子,简单才是底色。 第三条 别扯什么人生意义。多数人三代之后,时间会把你在人间的痕迹抹得干干净净。所以人生的意义从来不是“留什么”,而是“活什么”——你活着的这几十年里,每一分每一秒的体验,就是全部。别为鸡毛蒜皮揪着心不放,别拿别人的错罚自己。 第四条 人这一辈子就两件事能定根基:一是把事业搞明白,二是把爱人找对路。太阳升起时,你得扎进事业里,不混不敷衍;夕阳落下时,你得拥着爱人,不冷不疏离。善良碰善良,是人间最软的邂逅;善良碰温柔,是人间最妥的绝配。 第五条 《大鱼海棠》里说,这一生短得像阵风,早晚都得失去。所以不妨大胆点:爱一个人就别藏着掖着,攀一座山就别怕高险,追一次梦就别畏首畏尾。很多事本就没答案,纠结答案不如走着看。 第六条 钱不是靠一辈子慢慢攒的,而是靠机会抓住一次。两三年就能赚到别人一辈子挣不到的数。如果你清楚现在是你最能赚钱的时候,就别想着歇着。下次这样的机会,你不知道要等多少年,错过了可能就真没了。 第七条 翻篇是种本事。总抓着过去不放,记着委屈不松,在改不了的人和事上耗自己,是跟自己过不去。日子是往前流的,得从泥潭里爬出来,从失望里捡教训,硬气点翻篇,去奔更值当的事。 第八条 允许一切发生。该来的总会来,该走的总会走。怕也是这样,不怕也是这样,不如让它过去。允许一切发生,你才会软下来、松下来,这不是怂,是通透。把不痛快的事放到死亡面前,大多都能想通。 第九条 你认识谁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知道自己是谁。成年了就得掂掂自己的分量。别人夸你两句,别掏心掏肺;别人损你两句,别自我否定。你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是你自己的本事说了算。#智慧 #人生道理 #风景
00:00 / 03: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12: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站在城市的天桥上,看车流如织、霓虹闪烁,总会有人忽然驻足,问出那个藏在心底的问题:穷极一生,我们到底在追求什么? 有人说,追求的是物质的安稳。是为父母添一件暖衣时的踏实,是给孩子撑起一片晴空时的笃定,是不用为柴米油盐愁眉苦脸的从容。从校园走向社会,我们努力工作、攒钱买房,把“好好生活”具象成银行卡上的数字、遮风挡雨的屋檐。这些看得见的物质基础,是生活的底气,也是我们对抗未知的铠甲。 也有人说,追求的是精神的丰盈。是读一本好书时,与作者跨越时空的共鸣;是走一段远路时,见识不同风景的震撼;是和知己畅谈时,灵魂碰撞的火花。物质可以填满生活的缝隙,却填不满内心的空洞。就像沙漠中的旅人,除了水和食物,更需要前方有绿洲的希望,心中有对世界的好奇。那些不被量化的感动、思考与热爱,让生命有了温度和深度。 还有人说,追求的是“被需要”的价值。是医生救死扶伤后,患者眼中的感激;是老师教会学生知识后,孩子脸上的笑容;是普通人在岗位上默默付出,让身边的生活多一份有序与温暖。人是社会性的存在,我们在付出与被认可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就像星星在夜空中发光,不是为了炫耀,而是因为自己的光,能照亮某一段路。 其实,人生的追求从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题。物质的安稳是基础,精神的丰盈是升华,价值的实现是归宿。就像一棵大树,根系扎得越深(物质基础),枝叶才能长得越茂(精神世界),最终才能为他人遮荫(价值体现)。 或许我们不必纠结于一个“标准答案”。有人在田园间寻得宁静,有人在职场上创造辉煌,有人在家庭中收获幸福——不同的选择,藏着不同的人生答案。重要的不是追着别人的脚步跑,而是在前行的路上,看清自己内心真正渴望的是什么。 穷极一生的追寻,说到底,是为了在生命的尽头回望时,能坦然地说一句:我认真活过,爱过,也被爱过;我见过世界的精彩,也留下过自己的痕迹。这,便已是最好的结局。
00:00 / 02: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0: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34
00:00 / 02: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
00:00 / 00: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3
00:00 / 00: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