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铭记》: 林俊德(1938年3月13日—2012年5月31日),福建永春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总装备部某试验训练基地研究员、少将军衔、中国爆炸力学与核试验工程领域著名专家、“两弹一星”重要开拓者。林俊德在1960年从浙江大学毕业,1960年,林俊德被派到新疆罗布泊的马兰核试验基地,沙漠戈壁条件异常的艰苦,但是他这一干就是52年的时间。林俊德风雨无阻,每天都全身心投人到工作中,经常连续工作不给自己休息时间,经常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每年只休息三天。由于长期的工作环境和疲劳,就在2012年4月,林俊德因为身体不适从西安专程来北京看病,一个月后被确诊为胆管癌晚期。在得知患癌后,他第一反应并没有因为担心自己的身体而惊慌失措,也没有选择立马入院治疗,他首先想到是担心自己无法完成手头的工作。他自己清楚剩下的时间不多了,他的笔记本电脑里关乎着国家核心利益的技术文件,还藏在几万个文件夹中,亟待整理。他必须完成最后的任务,把科研资料交给国家,不留遗憾… 2012年5月31日20时15分,他终于放下工作,可以休息了。这位军人,完成了生命中最后的冲锋。 生命最后时刻仍在为国工作! 一生为国铸核盾,国士无双!让我们记住林俊德这个名字!真心地对他说一声:谢谢!
00:00 / 02: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64
00:00 / 01: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26
00:00 / 02: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03: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5
00:00 / 03: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00:00 / 01: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9
00:00 / 02: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36
暖姐2年前
林俊德入伍52年来,忠诚党的事业,矢志强军报国,参加了我国全部核试验任务,突破一系列核心关键技术,取得一批重大科研成果,为铸就国防盾牌作出卓越贡献。   林俊德把一生献给了戈壁,献给了“两弹一星”伟业。26岁时,他带领科研组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钟表式压力自记仪,为判断我国首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作出重要贡献。28岁时,他探索研制出高空压力自记仪,为我国首次氢弹飞机投弹安全论证提供科学依据。40岁开始,他研究并推动建立核爆炸应力波和地震、余震等测量系统,为我国地下核试验及禁核试地震核查技术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他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部件,建成国际上独树一帜的力学实验装置。1997年,他从总工程师岗位上退下来后,仍然忘我战斗在科研试验第一线,亲自担纲10多项重大国防科研尖端课题研究,一年中300天在大漠戈壁、试验场区度过。   2012年5月4日,林俊德被确诊为胆管癌晚期。为抓紧传授自己的学术思想和技术思路,他拒绝住院治疗,返回单位工作。5月23日被迫入院后,为争取工作时间,他拒绝手术和化疗。5月26日,因病情恶化,他被送入重症监护室,醒来后对医生说:“我是搞核试验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现在最紧要的是时间、是工作!”在生命最后8天里,他强忍病痛整理完用毕生心血积累的3万份科研资料,3次打电话指导科研工作,2次召集课题组成员交代后续任务,并写下了6条建议。他还用两天时间审改一名博士8万多字的毕业论文,并写下338字的评阅意见。在生命最后1天,虽然已经腹胀如鼓、呼吸艰难、极度虚弱,但他仍然9次请求下床工作。最终医生含泪答应他起床工作一个小时。站在生命终点,他以一名军人的战斗姿态兑现了自己从军的誓言。   林俊德获得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荣获全军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新闻人物、总装“践行核心价观模范”等荣誉称号。#传递正能量 #致敬
00:00 / 01: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148
00:00 / 08: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6: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9
00:00 / 01: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1: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