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2: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6
00:00 / 01: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43
00:00 / 01: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8
00:00 / 00: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4
00:00 / 00: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3: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272
00:00 / 05: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00:00 / 11: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1: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25
00:00 / 00: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16
00:00 / 03: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
00:00 / 03: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
曾国藩说:一介不苟,鬼伏神钦。 这句话的意思是: 哪怕是极小的事、极细微的环节,也绝不敷衍随便;待人做事始终守着这份严谨,连鬼神都会为之折服,旁人更会从心底敬佩。 阅读理解: “一介不苟,鬼伏神钦”这八个字,是曾国藩修身哲学中关于“清”、“廉”品质的极致表达,体现了一种极为严谨的处世态度和崇高的精神追求。 这句话描绘了一种道德境界:为人处世,即使在无人察觉的细微之处,也能严格自律,保持高洁的品行。这种近乎完美的操守,足以感天动地,赢得超越凡俗的敬意。 在曾国藩的修身体系中,“一介不苟”是方法和过程,“鬼伏神钦”是结果和境界。他认为,要达到内心的安宁(即“行慊于心”)和培养浩然正气(即“养气”),必须从“清”或“廉”入手,而“清”的具体实践就体现在“一介不苟”上。当一个人能做到这一点,其人格力量便会无比强大,自然能赢得广泛的尊敬,即所谓“鬼伏神钦” 曾国藩还将“一介不苟”与“名利两淡,寡欲清心”并提,共同构成其“清”字箴言,指出唯有淡泊名利、清心寡欲,才能在细微处约束自己。他晚年将此归纳为“廉、谦、劳”三字,力求浅显易懂,其中“廉”的核心就是“不贪财,不苟取”,与“一介不苟”精神一脉相承。 曾国藩不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通过一系列具体方法践行这一理念: 1.日常功课约束:他为自己订立了严格的日课,包括静坐、早起、读书、谨言、保身、作字、夜不出门等条目,从生活细节上磨练心性,培养严谨习惯。 2.“八本”家规传承:在家庭教育中,他提出“八本”之说,其中“作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等,都是“一介不苟”精神在具体事务上的体现。 3.时刻自我反省:他坚持写日记,进行深刻的“研几”功夫,省察内心每一个细微的念头和行为,确保一言一行都符合准则。 对于今天的我们,“一介不苟,鬼伏神钦”的智慧依然鲜活。它提醒我们: 1、细节见真章:在工作和学习中,严谨负责、注重细节的态度是赢得信任的基石。 2、慎独是修养:在无人监督时仍能坚守原则、保持自律,是真正珍贵的品格。 3、诚信立根本:遵守承诺、哪怕在小事上也不失信于人,能积累起深厚的个人信誉。#曾国藩
00:00 / 03: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7
00:00 / 05: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97
00:00 / 04: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2: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
00:00 / 10: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1: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2: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