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5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7
00:00 / 02: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1
00:00 / 00: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1: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15: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469
00:00 / 00: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
00:00 / 00: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
国军22次会战第6次会战:武汉会战 武汉会战,又称武汉保卫战,是1938年6月至10月,中国军队为保卫武汉,在安徽、江西、河南、湖北等省交界地区抗击侵华日军进攻的防御战役,是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规模最大的一次战略性战役。 一、会战背景:武汉地处江汉平原,是平汉、粤汉铁路的交会点。1937年11月国民政府部分机构由南京迁至武汉后,该地实际成为中国军事、政治、经济的中心,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日本侵略者妄图迅速占领武汉,摧毁中国抗战意志。 二、双方指挥官:中方:最高指挥官蒋介石,制定了“守武汉而不战武汉”的核心战略。战区指挥官:第9战区司令升官陈诚上将,负责长江南岸部队作战;第5战区司令升官李宗仁上将(后由白崇禧代理指挥),指挥长江北岸部队作战; 日方:总指挥官:华北派遣军司令官畑俊六大将,大别山北麓进攻指挥官、日军第2军司令官东久迩宫稔彦王中将,长江两岸指挥官、日军11军司令官冈村宁次中将。 三、双方兵力部署:中国军队总计投入14个集团军、47个军,作战飞机约200架,舰艇30余艘,总兵力近100万人。日军大本营在华中地区集中14个师团的兵力,直接参加武汉作战的是第2集团军和第11集团军共9个师团的兵力,约25万余人,以及海军第3舰队、航空兵团等,共有各型舰艇约120艘,各型飞机约300架。 四、会战过程:1938年6月,日军从长江南北分兵进逼武汉。日军第11集团军主力沿长江南岸地区进攻,8月10日,波田支队在瑞昌东北登岸,遭守军阻击,24日瑞昌失守。9月24日,日军先后占领码头和富池口,10月5日,日军第27师团向咸宁进犯,第101师团向德安地区进攻。10月上旬,中国第1兵团在德安西北万家岭实施反击,歼灭日军106师团4个联队,16000多人。 日军第11集团军第6师团沿长江北岸地区进攻,8月2日攻占黄梅后继续西进,9月29日田家镇要塞失守,10月19日,日军攻占浠水,直逼武汉。日军第2集团军沿大别山北麓地区进攻,8月下旬从合肥出发,10月12日占领信阳,沿平汉铁路南下,协同第11集团军进攻武汉。10月25日,日军波田支队占领葛店,27日,日军第9师团攻占贺胜桥,切断了粤汉线,同日,日军第116师团与第6师团各一部占领汉阳,至此,日军攻占武汉三镇,武汉保卫战宣告结束。 五、双方伤亡:国军40万,日军10万。国军牺牲10名将军,他们分别是:1、冯安邦:国民革
00:00 / 07: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5
00:00 / 01: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00:00 / 03: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634
00:00 / 00: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70
00:00 / 02: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14: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