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09
2025国际基础科学大会于7月13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开幕,主题为“聚焦基础科学 引领人类未来”,由北京市人民政府与世界华人数学家联盟主办,清华大学丘成桐数学科学中心协办。大会吸引了丁肇中、朱棣文等6位基础科学终身成就奖得主,以及4位菲尔兹奖得主、3位诺贝尔奖得主、2位图灵奖得主等80余位中外院士、近千名专家学者参会,覆盖数学、物理、信息科学和工程三大领域。 开幕式上,丁肇中、朱棣文等6位科学家因在基础科学领域的开创性贡献获颁2025基础科学终身成就奖。其中,丁肇中因发现J/ψ介子奠定粒子物理标准模型基础,朱棣文在原子物理与能源创新领域实现技术突破,森重文推动高维代数几何研究,乔治·卢斯蒂格创立表示论经典理论,戴维·格罗斯因渐近自由理论获诺奖,罗伯特·塔扬革新图论算法 。同时揭晓的前沿科学奖中,中国13所高校和科研机构揽获17项,展现了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交叉领域的研究实力。 大会将持续至25日,期间举办500余场学术报告及卫星会议,涵盖数学、物理、信息科学三大领域的前沿成果。特别设置的“数学之夜”“物理之夜”“信息科学和工程之夜”三场沙龙,将邀请顶尖科学家与企业界代表共话基础科学与人工智能的融合路径。青少年互动环节包括大学生、高中生学术成果海报展,以及“科学家面对面”专场,让青年学子与诺奖得主近距离对话。 作为大会举办地,怀柔科学城已建成37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其中29个投入科研,16个向全球开放,累计产出386项科技成果,包括高能同步辐射光源、多模态生物医学成像设施等尖端平台,为基础科学研究提供了坚实支撑。大会主席丘成桐指出,人工智能等技术突破需依赖数学等基础学科,呼吁全球科学家携手推动理论与技术协同创新,为人类未来奠定科学根基。#基础科学 #基础科学研究
00:00 / 02: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
00:00 / 00: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