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学唐诗 渭城曲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 前两句:以景衬情,营造送别氛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是典型的 “乐景写哀情”。早晨的细雨洗去尘埃,旅店的青砖、路边的柳树都显得格外清新明亮 —— 这样明快的画面,却反衬出送别时的不舍:美好的景致留不住友人,反而更显离别之怅惘。 “柳色新” 的 “柳” 是核心意象,既呼应了 “折柳送别” 的传统,又以柳树的生机,暗喻对友人前路的祝福,情感细腻而含蓄。 2. 后两句:以语抒情,道尽离别深意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是全诗的 “诗眼”,没有华丽的辞藻,却用最朴素的劝酒语,写出了最深沉的牵挂: “更尽一杯”:不是简单的劝酒,而是希望通过这一杯酒,再多留友人片刻,将未尽的话语、未说的祝福,都融入酒中; “西出阳关无故人”:是对友人前路的担忧 —— 过了阳关,便是茫茫西域,再无熟悉的亲友相伴,这句直白的提醒,将送别时的不舍、牵挂与担忧,推向了顶点。 三、创作背景与诗歌地位 1.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王维送别友人 “元二使”(“二使” 是官职,具体人名不详)前往安西都护府(今新疆库车一带)时所作。安西是唐代边疆重镇,路途遥远且多风沙,王维以诗赠别,既表达友情,也暗含对友人旅途的关切。 2. 文学地位 它是 “边塞送别诗” 的代表作,将 “送别” 与 “边塞” 的苍茫感结合,突破了传统送别诗的缠绵,多了一份开阔; 因意境优美、情感真挚,唐代以后被改编为古琴曲《阳关三叠》(“三叠” 指将后两句反复咏唱三次,强化情感),成为中国古典音乐与诗歌结合的经典案例,流传至今; 诗中的 “渭城”“阳关”“柳” 等意象,也成为后世送别诗的常用符号,影响深远。
00:00 / 02: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0: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6
00:00 / 01: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1: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2: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2: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1: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0: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