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2: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2
00:00 / 01: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44
00:00 / 00: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70
00:00 / 00: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03
00:00 / 00: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816
00:00 / 01: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6
00:00 / 03: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9
00:00 / 00: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8
00:00 / 00: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3
00:00 / 00: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364
00:00 / 00: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9
00:00 / 00: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四大皆空,空为何物 《阿弥闻道》第1108期《四大皆空,空为何物》 阿弥问五台山弘愿老禅师:四大皆空是指什么?地、水、火、风本质为空,物质世界本质为空,一切皆空,这个空到底是什么?看破红尘放下对物质的执着,真能达到内心的平静和解脱吗?人不死道不生,人活着就离不开物质对生命的供养,怎么会是四大皆空呢? 弘愿老禅师说阿弥啊,地水火风四大皆空,一切皆空,这个空是指缘起性空,一切现象都没有独立、永恒、不变的实体。佛教认为,所有事物都是因缘和合而生,因缘离散而灭,没有独立自性。 万物不能独立存在、不能永恒不变,是无常变化的就是“空”的。四大皆空的空性:地代表坚固性,但微观上都是不断运动的粒子;水代表流动性,但水的形态永远在变化;火代表能量,但能量本身无形无相;风代表运动,但运动本身不可捉摸。 物质与空性的关系应该是这样的。空而不空,不空而空。佛教并不否认物质世界的存在,而是指出物质是暂时的聚合。我们对物质的执着是痛苦的根源,看破物质的虚幻性,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 在我们的修行实践中,“放下”不是否定物质需求,而是不执着。我们可以善用物质而不被物质束缚,真正的解脱是在生活中体悟空性。“空”提醒我们一切都在变化中。也就是说空不是否定其存在,而是看透存在的本质。就像云是空性的,但你能看见云;彩虹是空性的,但你能欣赏彩虹。关键在于不执着。 现代宇宙学发现,可见物质仅占宇宙总质量的4%,23%为暗物质,73%为驱动宇宙膨胀的暗能量。这“不可见的虚空主导宇宙”的现象,恰似佛教“真空不空”之喻——看似虚无的空间蕴含创生万有的潜能。 空性≠虚无‌,而是破除对“孤立实体”的执着,洞见万物互依互摄的本质。科学边界即佛学起点‌,量子理论揭示的现象局限,如测不准原理,恰是佛教“离言绝相”的实相领域——超越概念方可触及终极真实。 天天念能量偈,稽首顶礼至尊诸圣为众生祈福:南无阿祖太上老君!阿弥陀佛!六时吉祥!阿观自在,日日好日!行善积德,越来越好!南无阿弥陀佛,一切变得越来越好!但愿一切如你所愿!摩诃般若波罗蜜多!阿观自在,菩提萨婆诃!阿观自在,南无观音观自在菩萨!南无观音观自在菩萨!……… (李松阳) #四大皆空 #国学智慧
00:00 / 03: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