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3: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28
00:00 / 01: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67
半夏2周前
翻白草(学名:Potentilla discolor Bunge)是一种常见的药用植物,属于蔷薇科委陵菜属,在中国传统医学中应用广泛。以下是其详细介绍: 一、植物特征与分布 1. 形态辨识 翻白草为多年生草本,根呈纺锤形或圆柱形,外皮黄棕色,内部白色,质地脆硬。基生叶为单数羽状复叶,小叶 5-9 片,上表面灰绿色,下表面密被白色绒毛,这也是其名称的由来。夏季开黄色小花,果实为瘦果。 2. 地理分布 分布范围覆盖中国大部分地区,包括东北、华北、华东、华南及西南(除西藏外),主产于河北、北京、安徽等地。常见于海拔 1800 米以下的山坡草地、荒地、田埂及稀疏林下。 二、药用价值与成分 1. 传统功效 1. 清热解毒:用于治疗湿热泻痢、痈肿疮毒,可配伍仙鹤草增强疗效。 2. 止血凉血:针对血热导致的吐血、便血、崩漏等出血症状,常与茜草同用。 3. 其他应用:《本草纲目》记载其根可充饥,嫩苗经处理后可食用,块根含淀粉,兼具食用与药用价值。 1. 现代研究 全草含鞣花酸、山柰酚 3-O-β-D - 葡萄糖醛酸苷等黄酮类化合物,以及多酚类物质,具有抗氧化、抗菌、止泻、免疫调节及潜在抗肿瘤作用。部分研究显示其可能对糖尿病有辅助治疗效果,但需进一步临床验证。 三、用法用量与禁忌 1. 常规用法 1. 内服:煎汤或泡茶,成人每日用量 9-15 克,儿童减半,分 1-2 次服用。 2. 外用:鲜品捣烂外敷,可治疗创伤、痈疖肿毒。 1. 禁忌人群 1. 脾胃虚寒者:易导致腹痛、便溏,应避免使用。 2. 孕妇及哺乳期女性:安全性未充分验证,需谨慎。 3. 过敏体质者:可能引发皮肤瘙痒、红肿等过敏反应。 1. 注意事项 1. 过量服用可能引起消化道不适(如恶心、腹泻),长期使用需监测肝功能。 2. 与抗凝血药或降糖药同用时,可能增强药效,需遵医嘱调整剂量。 3. 新鲜植株需彻底清洗,避免农药残留或寄生虫感染。#中药材#草药#识百草
00:00 / 06: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0
李叔2周前
翻白草(学名:Potentilla discolor Bunge)是一种常见的药用植物,属于蔷薇科委陵菜属,在中国传统医学中应用广泛。以下是其详细介绍: 一、植物特征与分布 1. 形态辨识 翻白草为多年生草本,根呈纺锤形或圆柱形,外皮黄棕色,内部白色,质地脆硬。基生叶为单数羽状复叶,小叶 5-9 片,上表面灰绿色,下表面密被白色绒毛,这也是其名称的由来。夏季开黄色小花,果实为瘦果。 2. 地理分布 分布范围覆盖中国大部分地区,包括东北、华北、华东、华南及西南(除西藏外),主产于河北、北京、安徽等地。常见于海拔 1800 米以下的山坡草地、荒地、田埂及稀疏林下。 二、药用价值与成分 1. 传统功效 1. 清热解毒:用于治疗湿热泻痢、痈肿疮毒,可配伍仙鹤草增强疗效。 2. 止血凉血:针对血热导致的吐血、便血、崩漏等出血症状,常与茜草同用。 3. 其他应用:《本草纲目》记载其根可充饥,嫩苗经处理后可食用,块根含淀粉,兼具食用与药用价值。 1. 现代研究 全草含鞣花酸、山柰酚 3-O-β-D - 葡萄糖醛酸苷等黄酮类化合物,以及多酚类物质,具有抗氧化、抗菌、止泻、免疫调节及潜在抗肿瘤作用。部分研究显示其可能对糖尿病有辅助治疗效果,但需进一步临床验证。 三、用法用量与禁忌 1. 常规用法 1. 内服:煎汤或泡茶,成人每日用量 9-15 克,儿童减半,分 1-2 次服用。 2. 外用:鲜品捣烂外敷,可治疗创伤、痈疖肿毒。 1. 禁忌人群 1. 脾胃虚寒者:易导致腹痛、便溏,应避免使用。 2. 孕妇及哺乳期女性:安全性未充分验证,需谨慎。 3. 过敏体质者:可能引发皮肤瘙痒、红肿等过敏反应。 1. 注意事项 1. 过量服用可能引起消化道不适(如恶心、腹泻),长期使用需监测肝功能。 2. 与抗凝血药或降糖药同用时,可能增强药效,需遵医嘱调整剂量。 3. 新鲜植株需彻底清洗,避免农药残留或寄生虫感染。#每日分享#原创作品#涨知识#中药
00:00 / 05: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9
老韦2周前
翻白草(学名:Potentilla discolor Bunge)是一种常见的药用植物,属于蔷薇科委陵菜属,在中国传统医学中应用广泛。以下是其详细介绍: 一、植物特征与分布 1. 形态辨识 翻白草为多年生草本,根呈纺锤形或圆柱形,外皮黄棕色,内部白色,质地脆硬。基生叶为单数羽状复叶,小叶 5-9 片,上表面灰绿色,下表面密被白色绒毛,这也是其名称的由来。夏季开黄色小花,果实为瘦果。 2. 地理分布 分布范围覆盖中国大部分地区,包括东北、华北、华东、华南及西南(除西藏外),主产于河北、北京、安徽等地。常见于海拔 1800 米以下的山坡草地、荒地、田埂及稀疏林下。 二、药用价值与成分 1. 传统功效 1. 清热解毒:用于治疗湿热泻痢、痈肿疮毒,可配伍仙鹤草增强疗效。 2. 止血凉血:针对血热导致的吐血、便血、崩漏等出血症状,常与茜草同用。 3. 其他应用:《本草纲目》记载其根可充饥,嫩苗经处理后可食用,块根含淀粉,兼具食用与药用价值。 1. 现代研究 全草含鞣花酸、山柰酚 3-O-β-D - 葡萄糖醛酸苷等黄酮类化合物,以及多酚类物质,具有抗氧化、抗菌、止泻、免疫调节及潜在抗肿瘤作用。部分研究显示其可能对糖尿病有辅助治疗效果,但需进一步临床验证。 三、用法用量与禁忌 1. 常规用法 1. 内服:煎汤或泡茶,成人每日用量 9-15 克,儿童减半,分 1-2 次服用。 2. 外用:鲜品捣烂外敷,可治疗创伤、痈疖肿毒。 1. 禁忌人群 1. 脾胃虚寒者:易导致腹痛、便溏,应避免使用。 2. 孕妇及哺乳期女性:安全性未充分验证,需谨慎。 3. 过敏体质者:可能引发皮肤瘙痒、红肿等过敏反应。 1. 注意事项 1. 过量服用可能引起消化道不适(如恶心、腹泻),长期使用需监测肝功能。 2. 与抗凝血药或降糖药同用时,可能增强药效,需遵医嘱调整剂量。 3. 新鲜植株需彻底清洗,避免农药残留或寄生虫感染。#中草药#中药#识百草
00:00 / 04: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6
00:00 / 19: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