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者中心 #创作灵感 母亲过度的担忧和焦虑是在逃避她真正的责任 不止一个朋友在聊天中和我提起,妈妈总是带着焦虑,表达对她过的好不好的担心和担忧,让她十分难受。 “现在工作这么难找,你找不到工作怎么办呢?” “都30岁了还没结婚,没人娶你了怎么办呢#催婚 #过度担忧 ?” “你这么大了还不要个孩子,以后老了怎么办?” “现在工作难找,你这工作保不住了怎么办?” …… 这种大事小事都忧心的问题,让她非常困惑。一方面她觉得这是妈妈爱她关心她,但每次听到这些话她内心只有烦躁和窒息感。搞不清问题出在哪里。 我问她,除了为你的事表达担忧和焦虑,妈妈有没有什么具体的行动? 大部分人竟一时想不到、说不出。甚至有朋友说,好像除了那些妈妈表达的焦虑和担心,在成长中很少感受到母亲真实的陪伴和爱,妈妈在自己的生活里像个时时会缺席的隐形人。 这让朋友非常困惑:明明妈妈的语言、焦虑都在表达对她的关心,但为什么她却感受不到真正的爱。 事实上,母亲的焦虑和担忧有她潜意识深处的功能——消除自己不是一个好妈妈的真相和不安。 换个视角,可以理解为: 母亲通过情感和情绪上不停息的担忧和担心,来替代真正的需要付出精力、时间和金钱的爱。相比于真正的有付出的爱,显然口头的担心和担忧来的容易许多。 她焦虑的表达里真正想传递给你的是: 你看,就是因为你,我才会如此充满担忧与不安。我是因为爱你、关心你才会这样的。你没有理由责备我。 我知道,这是女儿们有苦难言的痛苦。面对这样的母女关系,作为女儿该怎么办? 1️⃣ 看清这份担忧隐含的真相。即不为母亲的担忧而自责愧疚,也不把改善母亲情绪的责任担自己肩上。母亲是成年人,需要为自己的情绪负责。(如果条件允许,尽量和父母保持必要的距离) 2️⃣ 把母亲当成一个独立的女人看,从她成长的过程和生活的环境里,看到她“爱无能”的原因。这样做并不是为了让你原谅她,首先是让你的心里不那么难受。 3️⃣ 家会伤人,但人可以自救。真正的成长为自己的靠山,自己给自己爱、给自己支持。 人生挫败、不如意十之八九,把痛苦永远打败不了一个自爱的、为自己行动的人,加油! #母亲唠叨
00:00 / 03: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1
00:00 / 01: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3: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36
00:00 / 04: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3
00:00 / 01: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7
00:00 / 02: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0
00:00 / 01: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63
00:00 / 01: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9
00:00 / 12: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
00:00 / 01: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