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2
00:00 / 04: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1: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5
00:00 / 16: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00:00 / 01: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66664天前
其实一直以来来地球并不是一个适合进行天文观测的星球,因为它的大气层太厚了,大气活动也会影响观测效果。所以从上个世纪开始科学家就希望在太空中部署一个望远镜来绕开大气层的干扰。 上个世纪最出名的太空望远镜肯定是哈勃太空望远镜,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它自从1990年投入使用以来,可以说给人类揭示了一个前所未见的宇宙。我们熟悉的很多天文图像,比如星系、星云,还有像这种宇宙的深空图都是哈勃太空望远镜拍摄的。 而在1995年的时候哈勃望远镜拍摄了一张可以说是它最经典的作品,也是我个人非常喜欢的一张图像。在这张图像里面大家可以看到这些星际尘埃聚集在一起,从外表看上去就像是三根柱子立在宇宙里,这个就是创生之柱。 创生之柱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结构,它所在的大星云叫老鹰星云,梅西耶编号M16,这个星云就在银河系的人马座旋臂上,而创生之柱就在这个星云的中心区域。它距离我们大约6500光年,最大长度大约是四至五光年。 顾名思义创生之柱实际上指的就是恒星诞生的地方。这些柱子都是由冷气体和尘埃组成的,柱子里面的气体和尘埃会在自身的引力作用下不断的坍缩,逐渐形成原恒星,也就是一颗恒星的雏形。所以简单来说创生之柱就是一个正在孕育新恒星的恒星工厂,大家可以把它想象成是宇宙里的"育婴房"。 不过创生之柱并不是静止的,它最开始也是一大团分子云。之所以变成大家现在看到的这种形状主要是因为它旁边的大质量恒星,这些恒星可以释放出非常强的辐射还有恒星风,把它比较薄、比较松散的部分吹走了。而剩下的柱体部分因为密度比较大、比较硬,所以就留了下来。 如果我这样说大家不好理解,你可以想象一下用手去捏一块泥巴,只要稍微用力一些,这块泥巴就会被捏成一根柱子,这就是创生之柱的原理。 或者你可以把创生之柱想成一堆沙子里的沙雕,它周围大恒星的辐射和恒星风就像是强风,把松散的沙子吹走之后,剩下的那些结实的沙堆没有被吹走的就形成了现在大家看到的样子。 另外大家看在柱子的顶端或者柱体边缘的这些地方有一些从柱子里伸出来的小疙瘩,这些是什么?专业术语叫蒸发气体球,实际上就是恒星的胚胎,也就是说这些小疙瘩最终都会变成恒星,只不过它们现在还在成长的阶段,还在不停地吸收周围的气体,而且它们也是整个柱体中密度最高的地方,它们的密度高到可以抗住周围恒星的辐射,所以等它们周围的气体被吹走之后这些小疙瘩就会彻底显形了。
00:00 / 03: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00:00 / 01: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28: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
00:00 / 00: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0
00:00 / 07: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