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山爱心志愿者陈女士看望并送饭的第23位烈士,是边防15团10连平昌籍烈士李光文! 2025年9月25日,老山爱心志愿者陈女士冒雨前往云南麻栗坡烈士陵园看望边防15团10连烈士李光文,为他送去云贵川特色菜厥菜炒肉和西红柿炒鸡蛋。陈女士的父亲曾是边防15团战士,母亲对该团也有着特殊感情,这顿饭是她母亲亲手做的。李光文的烈士墓在云南麻栗坡烈士陵园2排6号。 李光文是与我同年同县入伍的战友。1980年11月,四川平昌600多名新兵乘车到达县,再一同乘坐闷罐车前往云南,部分人被分到边防15团,其中我和李光文等人被分到3营,虽说我并不认识他。后来,他在10连,我在12连。1981年6月,我们营相继接守扣林山诸阵地,10连驻守1705.2高地,11连在1682.3高地,我们12连则在1574.7高地。我们从14军42师126团手中接守的阵地,刚经历过战火,一片狼藉,到处可能埋有地雷。尽管经过一段时间的清理整治,仍无法保证阵地处处安全。有的地雷埋得太深,或者以往受力不足未爆炸、未被发现,后来因雨水冲刷等因素受力,露出浅表却不易被人察觉,稍有受力就十分危险,李光文便是这样触雷牺牲的。 我们从后来的记载中记住了李光文牺牲的时间,他的墓碑上刻着1982年2月15日。他牺牲后,营里及时发布了通报。我们12连与他们10连虽各守一方阵地,但直线距离不过几公里。从10连到12连虽要下阵地再上阵地才能到达,但在无敌情的间隙,和总机员相熟的人也能打电话,所以我很快便知晓了李光文的情况。当时,李光文是连队选定学习卫生员的对象。在那个年代,当兵学卫生员、开汽车都属于技术兵种,是普通战士追求的目标之一。一个步兵连队一般一年有一个学卫生员的名额和两个学开车的名额,基本从第二年兵的优秀骨干中选拔。李光文被连队确定学卫生员后,已打好背包,准备离开阵地时,去阵地边的厕所突然踩到地雷,不幸牺牲。 李光文虽无轰轰烈烈的战绩,但为了祖国边疆,他背井离乡来到边防,当兵仅一年多便牺牲,边是为边疆作出了贡献的。 李光文的牺牲,是边防战士戍边卫国时不畏艰苦、不惧生死的一个缩影! 岁月静好,是有人为我们负重前行! 向李光文烈士致敬,向为国戍边的英雄战士致敬!#强烈推荐 ###人物故事 #看完不后悔 #看完不后悔系列
00:00 / 03: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3
老山爱心志愿者陈女士看望并送饭的第40位烈士,是边防15团安徽籍的,她还为其搞了点特殊待遇! 2025年10月12日,老山爱心志愿者陈女士前往云南麻栗坡烈士陵园,看望的第40位烈士是边防15团安徽籍的代常国。 代常国是安徽省固镇县人,1959年5月出生,1978年3月入伍,生前为35550部队72分队战士。1979年10月22日,代常国在中越边境地区战备执勤时光荣牺牲,年仅20岁,他的墓位于麻栗坡烈士陵园二排二十三号。 陈女士感慨道:20岁的你,将芳华融入山河,以生命践行信仰。家乡人民铭记你,我们更不会忘却——代常国烈士,从未远去。 此前,陈女士发布预告要去看望并为代常国烈士送饭,安徽颖上县赛涧回族乡的王婉女士便请她帮忙为烈士买些吃的喝的,还询问50元是否足够,称自己还未发工资。陈女士表示自己负责饭菜,让王婉女士负责额外的吃喝,随后收下50元,买了一瓶酒和一包烟。当天,陈女士送去的饭菜中有回锅肉和鸡腿,再加上烟和酒,胜过以往过年。 实际上,给予烈士再高的待遇都不为过。而我们这些当过兵、打过仗的人,向来理解家乡父老、边疆人民以及所有关心支持我们的人。上世纪80年代初我在部队时,一天的生活费仅7角2,在前线阵地,能吃上新鲜菜和新鲜肉都是奢望。很多时候只能吃压缩饼干和压缩干青菜,送到阵地的肉即便臭了也得吃。吃不上新鲜鸡蛋,有鸡蛋粉也满足;吃不上液体酱油,固体的也行。 如今,有爱心志愿者看望烈士并送饭,有爱心人士艰难地拿出钱来买烟买酒,我们心怀感激,相信烈士在天之灵也会感恩。 我于1980年10月参军,加入云南边防15团。记得1980年10月22日那几天,我在家乡应征程序走完正准备到部队,而1979年10月22日代常国牺牲,这正是烈士牺牲一周年。后来我到了边防15团3营,即35550部队70分队下面的分队,我先在11连,后在12连,我们连队的代号是72分队、73分队。也就是说,代常国是我在11连的老前辈。当兵后,连队指导员肯定给我们讲过连队的光荣传统和英烈事迹,只是我记不清了。 大家能够理解,毕竟这事已过去40多年,我们云南边防15团的老部队也历经改编,在新的历史时期承担着新的任务。 如今,老山爱心志愿者去看望我们部队我们连队的烈士并送饭,爱心人士尽力表达心意,让我再次回忆起当年的前线岁月。我们不能忘记烈士,他们是战友的保护神,更是国家的守护神。 #
00:00 / 03: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7
老山爱心志愿者陈女士看望并送饭的第41位烈士,是边防15团云南德宏籍的多永山,他的故事颇为特别! 2025年10月13日,老山爱心志愿者陈女士前往云南麻栗坡烈士陵园,看望的第41位烈士是边防15团来自云南德宏梁河的多永山。 陈女士在社交媒体上如此描述: 看望第41位烈士叔叔💗 23岁,本应笑靥如花、满怀憧憬,您却决然奔赴战场,以年轻生命捍卫山河。多永山烈士,这炽热的青春,永远铭刻在民族的记忆中。 多永山烈士生前是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芒东镇等邑村人,傣族,1957年出生,1978年4月入伍,是云南麻栗坡边防15团侦察队战士。1980年3月21日,他在麻栗坡县杨万方向执行侦察任务时牺牲,年仅23岁。 多永山烈士牺牲近40年后的2019年7月18日,他的家人才首次前来为他扫墓。 从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到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县烈士陵园,地图上距离达1080公里。我曾感慨《1000公里路,他们走了40年!》 多永山烈士牺牲时,父母正值中年。40年过去,父亲早已离世,母亲已87岁高龄。家中唯一的弟弟多永茂和他儿子都患了尿毒症,每周需透析,家庭负债累累。2019年时,他们父子分别为52岁和26岁。 原麻栗坡边防15团政治处主任后任过德宏军分区政治部副主任杨成礼发出倡议,原老团队包括先后任过团长的杨东琪、陈耀洪等6名团首长在内的88名战友,以及6名社会爱心人士捐款15526.66元,加上江苏老总翟瑞兴捐款3000元,共计18526.66元送到了多永山烈士家人手中,解了他们的燃眉之急。侦察队队长赵维华等多永山烈士生前111名战友共支持16850元,助力多永山烈士家人在2019年7月18日完成了40年未竟的心愿。 三年过后的2022年12月26日,多永山烈士的妈妈因病医治无效离世,享年91岁。 如今,不知多永山烈士的弟弟及全家身体和生活状况如何。我曾打过电话,可他们是傣族,无法流畅说汉语,我难以与他们交流;与他们网上文字沟通,他们也表达不清。若有知晓情况的战友及爱心人士,烦请告知我们! 烈士为国奉献牺牲,是为了让国家和人民过上幸福生活,希望他们的家庭不再困苦! #致敬老山英雄# #老山英烈# #对越烈士#
00:00 / 03: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