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 “十五五”规划是国家对2026至2030年这五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制定的战略性规划纲要。作为国家发展蓝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上启下,既延续既往发展基础,又面向未来设定新目标,为这一时期的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和生态文明等关键领域指明方向。 在经济建设方面,规划将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核心在于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构建更具韧性和竞争力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同时,规划高度关注民生改善,将在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提出新目标,致力于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不断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生态文明建设是规划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将明确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路径,设定资源利用效率提升和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具体指标,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此外,规划还会对区域协调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文化繁荣发展等领域作出系统性部署。 这份规划的制定过程经过深入调研、科学论证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旨在凝聚发展共识。它不仅是未来五年国家发展的行动指南,更是确保中国经济社会沿着健康、稳定、可持续轨道前行的重要保障,为实现更长远的发展愿景奠定坚实基础。#十五五规划 #五年计划 #科普 @抖音创作小助手 @抖音小助手 @大热门来了
00:00 / 01: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5: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58
00:00 / 01: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09
00:00 / 04: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复西安10个县(区)重要规划,擘画高质量发展 #上热门 2025年7月,陕西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复西安市10个县(区)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及专项发展规划,标志着西安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与“十五五”规划衔接的关键阶段,迈出城市空间优化与产业升级的重要一步。此次批复涵盖新城区、碑林区、莲湖区等核心城区,以及长安区、鄠邑区、高陵区等近郊县区,规划期限至2035年,并展望2050年远景目标,为西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提供战略支撑。 一、规划核心:空间重构与功能定位 根据批复内容,西安市将构建“一核两翼多组团”的空间格局: 中心城区(新城区、碑林区、莲湖区)强化历史文化保护与现代服务功能,推动古城墙内“减量提质”,重点发展金融、商贸、文旅产业; 东部新城(浐灞国际港)依托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打造对外开放高地,建设临港经济区; 西部科创走廊(高新区、鄠邑区)聚焦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国家级实验室与科创园区; 北部制造基地(经开区、高陵区)承接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等先进制造业,打造万亿级产业集群。 二、产业升级:创新驱动与集群发展 规划明确各县区产业方向: 高新区:建设“双中心”核心承载区,目标2030年形成万亿级光电子产业集群; 经开区:聚焦汽车、装备制造,推动吉利、陕汽等龙头企业扩产升级; 鄠邑区:依托秦岭生态资源,发展文旅康养与都市农业,打造“西安后花园”; 长安区:强化高校资源联动,建设环大学创新带,推动科技成果就地转化。 三、民生保障:生态优先与公共服务 规划强调生态保护与民生均衡: 秦岭保护:严格划定生态红线,推进峪口整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2030年森林覆盖率达55%; 交通网络:构建“轨道+公交+慢行”体系,规划地铁四期工程,加密中心城区线网; 公共服务:各县区配套建设中小学、医院及养老设施,推动优质资源向近郊延伸,缩小城乡差距。 四、战略意义:融入国家大局 此次规划深度对接“一带一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通过优化空间布局、强化产业协同,助力西安在西部地区发挥龙头辐射作用。专家指出,规划的实施将加速西安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为建成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奠定坚实基础。 未来十年,西安将以批复规划为蓝图,统筹保护与发展,在传承千年文脉的同时,书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00:00 / 03: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3
00:00 / 01: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1: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54
00:00 / 03:5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0
00:00 / 03: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
00:00 / 01: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