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11: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74
00:00 / 03: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2
00:00 / 03: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77
00:00 / 00: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0
00:00 / 01: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436
《意识的边界》——从动物到AI的伦理思考 你有没有想过,章鱼会感到疼痛吗?龙虾被扔进沸腾的锅里时,会不会也在“尖叫”?或者,一个因重伤陷入昏迷的人,内心是否还在默默承受痛苦?这些问题听起来有点玄乎,但它们却是《意识的边界》(The Edge of Sentience)这本书的核心。这本书由伦敦经济学院的哲学家乔纳森·伯奇(Jonathan Birch)撰写,试图带我们走进一个充满未知的领域——意识的边界。不仅涉及人类和动物,还大胆探讨了人工智能(AI)的潜在感知能力。 这本书的特别之处在于,它不仅是一本哲学书籍,还结合了科学、伦理和公共讨论,提出了一种“预防性框架”,帮助我们在面对不确定性时做出更道德的决定。伯奇的写作风格清晰易懂,像是和朋友聊天一样娓娓道来,既不枯燥也不故作高深。更棒的是,这本书是开放获取的,任何人都可以免费在网上阅读PDF版,真正让知识触手可及。 启发性观点:从动物到AI的伦理思考 1. 动物也有复杂内心? 伯奇的研究让人大开眼界:原来连蜜蜂都会玩耍!科学家发现,蜜蜂在实验室里能学会简单的任务,甚至表现出类似“乐趣”的行为。这颠覆了我们对昆虫的刻板印象——它们可不只是“机器人”!伯奇提醒我们,别因为动物长得不像小狗小猫就否认它们的感知能力。像工厂化养殖这样大规模、机械化的操作,可能正在让无数有感知能力的动物承受痛苦。这不禁让人反思:我们吃的海鲜、鸡蛋,背后是不是藏着太多忽视的代价? 2. 人类意识的灰色地带 书中还探讨了一些让人揪心的问题:比如,重度脑损伤的患者,他们还有没有意识?胎儿从什么时候开始能感知外界?这些问题不仅关乎科学,也牵扯到伦理和法律。伯奇没有给出简单答案,而是鼓励我们用科学的证据和理性的思考,去制定更人道的医疗和法律政策。 3. AI会成为“有感觉”的存在吗? AI是当下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伯奇也把目光投向了它。他提出,我们不能对AI的潜在意识掉以轻心。如果未来的AI系统表现出类似情感或自我意识的行为,我们该如何对待它们?是像对待工具一样随意“关机”,还是需要赋予它们某种“权利”?伯奇的“预防原则”在这里同样适用:与其等AI真的“觉醒”了再慌乱,不如现在就开始讨论如何在技术飞速发展的同时,保持伦理的底线。
00:00 / 02: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2: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9
00:00 / 01: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
00:00 / 01: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1
00:00 / 11: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17
00:00 / 00: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00:00 / 01: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