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旭升1周前
冷空气携极端天气来袭,多地严阵以待 今天起,一股强劲冷空气如“不速之客”般席卷我国中东部地区,同时,今年第24号台风“风神”也逼近华南沿海,冷暖空气的激烈交锋,让多地陷入极端天气的“包围圈”。 据中央气象台消息,10月19日至20日,北方气温将断崖式下降,部分地区降温幅度超10℃,让人真切体验“一夜入冬”的寒冷。在四川盆地及周边,中到大雪纷纷扬扬,局部地区甚至可能出现暴雪,大地很快会被银白覆盖。南方地区也没能“幸免”,持续的阴雨和强降雨让天空阴沉,台湾岛更是降雨量剧增,多地暴雨预警随时可能拉响。 极端天气带来的影响迅速显现。海南启动海上防台风Ⅳ级应急响应,进出岛列车大面积停运,交通陷入困境,人们的出行计划被打乱。多地交通也因降雪、降雨受阻,给日常生活和物资运输带来诸多不便。 面对这场来势汹汹的极端天气,气象专家发出警告,此次冷空气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部分地区气温将长时间处于低位。民众务必提高警惕,及时添加衣物,做好保暖措施,谨防感冒和其他健康问题找上门。相关部门也应加强监测和预警,做好应急准备,保障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在这场与极端天气的“较量”中,我们每个人都要做好应对准备,共同度过这段艰难时期。
00:00 / 01: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3
00:00 / 01: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96
00:00 / 02:5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济南暴雨:极端天气下的城市考验与气候警示】 2025 年 7 月 7 日,济南遭遇入汛最强降雨,市中区等 3 小时降雨超 50 毫米,局地短时雨强 30 毫米 / 小时,伴 10 级大风和冰雹。市区积水超 30 厘米,经十路等主干道瘫痪,打破 7 月单日降水极值,凸显气候异常常态化。 ⏳【成因简析】 气候失衡:全球升温致副高北抬,华北冷暖空气交汇,水汽输送增 30%;北极涛动负位相强化动力支持,极端降水频率较 20 世纪末增 40%。 城市因素:建成区扩大 1.8 倍,硬化地面占比超 70%,渗透率不足 15%;老城区管网沿用 50 年代标准,老化率 45%,难承此次雨强。 📜【主要影响】 交通:23 处隧道、17 座立交桥封闭,全警疏导仍难缓拥堵。 设施:2.3 万户停电,小清河超警戒水位,沿岸居民转移。 生态与经济:南部山区农作物减产 30%,损失超 2 亿元;保险赔付预估增 60%。 🔭【应对措施】 智慧防汛:“防汛一张图” 整合 1200 个监测点,预警响应缩至 15 分钟,核心区首现 “零积水”。 工程升级:4000 公里管网清淤,试点海绵城市(透水铺装吸 80% 初期雨水),引德、日技术建蓄水池与深层隧道。 🚨【气候警示】 WMO 预警:若升温超 1.5℃,华北极端降水频率将增 70%,2030 年济南内涝风险或升 45%,暴雨成 “新常态”。 #济南暴雨 #极端天气 #城市内涝 #气候变化 #防汛体系
00:00 / 03: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1
00:00 / 02: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