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5
00:00 / 01: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00: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3
00:00 / 00: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5
南田福地实至名归 “南田福地”指浙江文成南田山,是明朝开国元勋刘伯温故里,也称“天下七十二福地之一”。南田山上平畴千顷,灌溉便利,农耕条件优越,犹如世外桃源,唐代袁晁之乱涌入大量避难者,抗日战争时期省内诸多机构和学校外迁至此。 然与宁波象山南田岛易混。那么谁更有福地性呢? 温州文成的高山台地(文成南田山)是古书记载中明确的 “南田福地”,核心依据来自多朝代典籍与文献的直接佐证,具体可从以下两方面确认: 一、道教典籍与方志的直接指向 道教典籍的位置匹配:唐末杜光庭《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明确将 “南田福地” 列为 “第四福地”,标注其位置为 “处州青田”,地理范围与典籍记载完全吻合;反观宁波象山的南田山(东海岛屿),虽唐代司马承祯《天地宫府图》提过 “东海东” 的 “第六福地”,但后续无方志、文人记载延续其 “福地” 属性,且因明初海禁沦为荒岛,历史记载中断。 历代方志的明确记载:明成化《处州府志》直接载明 “南田山,号南田福地”,并提及唐代百姓在此避难、刘基世居于此;清代《浙江通志》引《洞天记》确认 “青田县南田山,古称七十二福地之一”,均指向文成南田山(旧属青田),无任何古籍将象山南田山明确列为 “福地”。 二、多朝代文人与文献的佐证 文章中 “文献记载佐证” 部分列举的 5 部核心文献,均聚焦文成南田山: 北宋何执中《报恩光孝宫记》将南田山与缙云仙都、青田太鹤山并列为处州“福地”; 元代叶岘《可村记》详细记载前往南田福地的路径,描述其 “土壤旷平、川泽衍沃”,与文成南田山 “高山台地、水土肥沃” 的地貌特征完全一致; 刘基长孙刘廌《盘谷集》以诗歌直接称文成南田山为 “南山福地旷百里”,作为刘基故里的亲历者,记载具有极高可信度; 即便北宋李思聪、南宋陈元靓等典籍对 “南田福地” 排序有差异(如 “第七十和 七十一”),但结合后续方志与文人记载,其描述的 “福地” 内涵(如农耕优势、人文底蕴)也仅与文成南田山匹配,象山南田山无此类记载支撑。 反观宁波象山的南田山(东海岛屿),虽因唐代《天地宫府图》“东海东” 的模糊记载曾与 “福地” 关联,但无任何后续古籍(如宋元方志、文人著述)对其 “福地” 属性进行补充或验证,且因明初海禁导致历史记载中断,缺乏 “古书记载的福地” 所需的文献链支撑。因此,仅温州文成的高山台地(文成南田山)是古书记载中明确且有完整文献佐证的 “南田福地”。
00:00 / 03: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2
00:00 / 01: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