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7
00:00 / 03: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
00:00 / 03:5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00:00 / 00: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1
《游子吟》是唐代诗人孟郊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情感真挚自然,千百年来广为传诵。 原文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译文 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为即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 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 谁说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 创作背景 孟郊早年漂泊无依,一生贫困潦倒,直到五十岁时才得到了一个溧阳县尉的卑微之职,结束了长年的漂泊流离生活,便将母亲接来住。诗人仕途失意,饱尝了世态炎凉,此时愈觉亲情之可贵,于是写出这首发于肺腑、感人至深的颂母之诗。 赏析 ●前四句叙事:通过“线”与“衣”两件极常见的东西,将“慈母”与“游子”紧紧联系在一起,写出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感情。“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通过慈母为游子赶 制出门衣服的动作和心理的刻画,深化这种骨肉之情。行前的此时此刻,老母一针一线,针针线线都是这样的细密,是怕儿子迟迟难归,故而要把衣衫缝制得更为结实一点儿罢。其实,老人的内心何尝不是切盼儿子早些平安归来呢! ●后两句抒情:作者直抒胸臆,对母爱作尽情的讴歌。这两句采用传统的比兴手法:儿女像区区小草,母爱如春天阳光。儿女怎能报答母爱于万一呢?悬绝的对比,形象的比喻,寄托了赤子对慈母发自肺腑的爱。
00:00 / 00: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00:00 / 01: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88
00:00 / 00: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
00:00 / 02: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3: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