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8: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
清华大学刘国忠教授做客齐鲁文化论坛 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 2025年06月11日 09:01 山东 听全文 《清华简的整理与研究》讲座由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教授、中先秦史学会副会长刘国忠教授担任主讲。 伊始,教授以“书于竹帛”为引,系统介绍了文字载体的演变。将埃及纸草文书、两河流域泥版文书与我古代的简牍帛书进行对比,并详细讲解了竹简制作过程及编连成册的方式。指出,从殷商迄于魏晋,竹木简作为通用的书写材料行世已经至少有两千年,成为造纸术发明之前中国最主要的文字载体,其形制深刻影响了汉字的书写习惯。除了中以外,古代东亚的朝半岛和日的书写也使用简牍。 教授讲述了清华简的入藏与整理过程。从形制和文字看,这批竹简应是楚地出土的战国时代简册,经碳14测定,年代约为公元前305年左右,相当于战国中期偏晚,因此保存了先秦古籍的原始面貌。这批近2500枚(△确且数字2496)的竹简是十分珍贵的历史文物,涉及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一项罕见的重大发现,受到国内外学者重视,对历史学、考古学、古文字学、文献学等许多学科将会产生广泛深远的影响。以《耆夜》《楚居》《系年》《筮法》《算表》和“尚书”类文献篇章等为例,全面深入揭示了清华简在古代史、思想史、科技史以及文献学等多个研究领域的重要学术价值。教授认为,清华简使我等对于汉晋学者的古籍整理工作有了进一步的切身体会,也使我对于古书真伪问题的考辨有了更为客观的认识。随着整理工作的不断展开和研究的不断深入,清华简的学术价值将在今后不断得以体现。 二\郝隆,七月七日,出日中仰卧。人问其故,答曰:我晒书。
00:00 / 01: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00:00 / 03: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
00:00 / 01: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1: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2: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2: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