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哪1周前
高市早苗上台:中日关系的"老题"为何总在"新局"里绕圈? 当地时间10月21日,日本第104任首相的椅子,坐进了高市早苗。这个名字一出来,熟悉东亚政治的人心里都有数——又是一场关于"历史账"与"现实路"的拉锯战要开场了。 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的表态,字里行间都是"老朋友式的清醒":先把"日本内部事务"的边界划清楚,再反手亮出中日关系的"三本账"。第一本是"规矩账",也就是那四份政治文件。1972年的联合声明定了邦交的调,1978年的和平友好条约划了相处的线,1998年的联合宣言升了合作的级,2008年的战略互惠声明铺了共赢的路。这四份文件不是泛黄的旧纸,是中日关系的"电压稳压器",一旦有人想拔插头,整个双边合作的电路都得晃。 第二本是"良心账",绕不开历史与台湾。高市早苗的过往不是秘密——否认南京大屠杀、给靖国神社"上供"、喊着"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每一条都踩在中方的"底线雷达"上。中方说"信守承诺",本质是戳破一层窗户纸:你可以换首相,但不能换历史;你可以搞外交,但不能搞"台独"勾连。历史是写死的,一个中国原则是焊死的,谁想动这两块基石,就是跟中日关系的未来过不去。 第三本是"利益账",也就是维护双边关系的政治基础。有人觉得"政治"太虚,不如经贸合作实在,但看看数据就懂:中日贸易300多倍的增长,近1400亿美元的双向投资,这些真金白银的背后,全靠政治基础当"承重墙"。要是历史问题翻篇翻得没底线,台湾问题插手插得没分寸,承重墙一塌,再红火的合作也得往下掉砖。 其实中日关系早过了"看新首相脸色"的阶段,不管谁上台,"四个文件"的规矩、"历史台湾"的底线、"政治基础"的根基,这三件事都是绕不开的"必答题"。高市早苗接下来是要做"解题人",还是继续当"出题人"?答案,藏在她接下来的每一个动作里。你觉得这道"中日题",新首相会怎么答?评论区等着听你的判断。 #高市早苗 #中日 #外交部发言#台湾
00:00 / 02: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8
00:00 / 01: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
00:00 / 02: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7
00:00 / 02: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9
00:00 / 00: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5: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98
00:00 / 00: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