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2: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
00:00 / 01: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
00:00 / 01: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6: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
00:00 / 01: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4
00:00 / 01: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754
00:00 / 06: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4
00:00 / 03: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2: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01: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4
吴石死后,陈诚敢跟蒋介石硬顶保全家,周至柔签字后偷藏底稿。 1950年夏天,台北马场町的枪声过后,吴石将军倒在了白色恐怖的血泊里。消息传开,所有人的心都揪紧了-谁都知道,国民党保密局向来有“株连家属”的规矩,吴石的妻子王碧奎、两个孩子吴学成和吴健成,还有远在大陆的儿女,怕是难逃一劫。 那时候,保密局的人已经堵在吴家楼下,手续备齐,眼看就要动手。吴家老小缩在屋里,吓得大气不敢出。就在这节骨眼上,有两个人站了出来,用各自的方式,给吴家撬开了一条生路。 一个是刚当上“行政院长”的陈诚。他没跟任何人喊口号,也没傻到直接跟蒋介石 硬杠,而是做了件看起来挺“怪”的事:从办公室桌底下摸出一张纸条,写了六个 字-“暂缓追究家属”。这纸条没盖章、没手续,更没走官方转批,说白了就是张私人字条。可奇怪的是,保密局的人拿到后,本来已经架好架势要去抓人的,竟真的停了手。 你说这纸片儿哪来这么大威力?其实啊,关键不在纸,而在人。陈诚当时刚被蒋介石委以重任,手握民政、经济实权,是稳住台湾局面的关键人物。保密局的人心里门清:陈院长的话,就算没走明面手续,也没人敢轻易驳他面子。更何况,陈诚和吴石那是几十年的老交情了一两人都是保定军校毕业的校友,早年共事时,吴石就以忠厚待人出名,陈诚刚进军界时还受过他点拨。这份情谊,陈诚一直记在心里。 但光拦着保密局还不够。吴家没了顶梁柱,王碧奎还被关在牢里,16岁的吴学成和7岁的吴健成无依无靠,在台湾连个落脚处都没有。陈诚没声张,私下从自己兜里掏钱,托人找了所教会学校,让孩子改用曾用名藏进去读书。后来王碧奎被关押七个月后能出狱,也是陈诚暗中协调,找了些“证据不足”的理由托故旧斡旋才成的。这些事他从来不让张扬,直到多年后吴石遗骨迁回大陆,这段往事才慢慢浮出水面。 有人可能要问:陈诚这么干,就不怕蒋介石怪罪?其实他心里早盘算过了。1950年那会儿,蒋介石正忙着“清查内奸”,既要对付李宗仁的挑战,又要提防美国扶持孙立人,政治神经绷得紧紧的,最需要内部稳定。陈诚作为他倚重的“关键人”,就算在吴石家属的事上稍微越界,老蒋也不会为这个跟他撕破脸。陈诚的聪明就在这儿一-没硬顶权威,没碰底线,而是用体制外的软办法,既全了情义,又保住了自己。
00:00 / 01: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
00:00 / 04: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