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8
《道德经》视角下的古诗词的美学表达手法与情感体验 古人在诗词中总喜欢用丁香比喻舌头,樱桃比喻小嘴,柔荑表示手,柳叶表示眉毛,杏表示眼睛,都是植物,除了有外形的相似,我总感觉还有通感(又叫移觉,这是一种将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交织互通的修辞手法)的手法,尤其是樱桃小口,丁香小舌,真是会让人回忆起恋爱时,初吻的甜蜜和醉人,那种淡淡的香味和似酸还甜的初恋的滋味! 而每次当这种感觉升起,这些古老的意象便又变得无限鲜活。 它们不止于形似,更是神似与感觉的复合体 我总觉得,这些比喻绝不仅仅是外形上的简单比拟。 樱桃与口: 不仅是形似一颗饱满、红润、娇小的果实。更关键的是它所激发的通感联想。看到“樱桃小口”,我们仿佛能感受到那份甜美的滋味、鲜润的质感,甚至能想象到热恋中的情侣,Kiss时那种微妙的、果肉般的触感。它把一个静态的视觉形象,变成了一个充满味觉与触觉诱惑的动态体验。甚至我会想到李荣浩的那首《乌梅子酱》“你浅浅的微笑就像乌梅子酱,我尝了你嘴角唇膏,薄荷味道。” 丁香与舌: 丁香花蕾形状纤细,恰如舌尖。但更妙的是,丁香本身是一种香料,带有清冽而芬芳的香气。用“丁香舌”来比喻美人的舌头,不仅写了形状,更将那吐气如兰、言语间仿佛带着一缕幽香的感觉描绘了出来。这便将嗅觉甚至味觉融入了视觉形象之中。我不知道在看这些诗词时,会不会有人想起那个交汇时,舌尖上残留着丁香般的口香糖味道的瞬间? 柔荑与手: “柔荑”是茅草初生的嫩芽,色白而柔软。以之喻手,立刻唤起了人对鲜嫩、白皙、光滑的触觉想象。它不只是“白”,而是那种充满生命力的、仿佛一触即化的“嫩”。每思于此,谁能抵挡那一瞬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感性洪流。 柳叶与眉: 不仅形似细长弯曲,更传递出一种随风摇曳的动态美和柔弱易折的怜爱感。眉如柳叶,暗示了眼神的流转和情绪的微妙波动。那些忽喜,忽羞,忽嗔,忽怨时眉间的舒,展,敛皱,仿佛都堆来眼前。 ·杏子与眼: 杏眼,强调的是眼睛的形状如杏核般、眼角微翘,清澈明亮。隐含了一种清纯、活泼又略带青涩的少女气质。如果读者是个女生,你会不会想起那个轻开杏眼,笑语盈盈的自己,还有那个偷走你第一缕轻笑的人?如果你是一位男士,你读到这些句子,你会不会想起某个眼角轻扬,偶尔怨嗔的女子?那时那地的心境,是不是恰如杏子初熟时“酸中带甜”的滋味#国学智慧 #知识分享 #国学文化 #道德经#古诗词
00:00 / 08: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0: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2: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
00:00 / 02: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
00:00 / 00: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2: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98
00:00 / 01: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