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
00:00 / 03: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
00:00 / 03: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1
00:00 / 02: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0: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2: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00:00 / 10: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
00:00 / 01: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3: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
00:00 / 05: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00: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4
00:00 / 04: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00:00 / 00: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6: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0: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97
00:00 / 07: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道德经》解读 #创作者中心 #创作灵感你知道人的烦恼因何而生吗?其实往往来自于“不允许”——你不允许某事发生,抗拒某种现实,它便愈会困扰你。 《道德经》言:“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水之所以能穿石、汇海,正因为它从不执着于某一种形态:可流入方渠,可散作云雾,可净可浊,可动可静。它接纳一切,也因此融化一切。 我们常常渴望掌控万物,要求现实顺应自我的意志。但《道德经》提醒我们:“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生命本身源自变化与对立,有明即有暗,有起便有落。当你拒绝接受黑夜,黄昏便成了心结;当你否认失去的可能,拥有反而埋下了不安。 《道德经》曰:“为学日益,为道日损。”真正的成长,不是一味增加执念,而是学会放下——允许挫折发生,允许人事无常,允许自己并不完美。这不是消极,而是如大地般的承载与包容:既允种子萌芽,也容野草生长,在这种坦然之中,反而蕴藏着无穷生机。 当你不再抗拒困难的存在,痛苦便失去了与你纠缠的支点。就像按住弹簧,越压越反弹;松手反而能看清其本来的轨迹。《道德经》所说的“无为”,并非什么都不做,而是不妄为、不强为,停止与天道自然的对抗。暴雨中,与其奋力撑伞,不如走入檐下;抗拒不如顺应,对抗不如共处。 真正自由的人,不是掌控万物的人,而是能够接纳万变的人。他们允许情绪如云来去,允许世事如风流转。这种“允许”不是软弱,恰如《道德经》所言:“柔弱者生之徒。”柳枝因柔而不折,人心因容而自在。 当你开始允许,你便从命运的对抗者,成为生命的见证者。允许花开,也允许花落;允许潮起,也允许潮退。在这份广阔的接纳之中,你会醒悟:真正困扰你的,从来不是外事外物,而是你紧紧不愿放手的执念。#国学文化 #国学知识 #好书分享
00:00 / 03: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77
00:00 / 05: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