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1
00:00 / 01: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88
00:00 / 02: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2: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乐呵呵3周前
#上热搜 #抖音推广 #创作者中心 #“新工匠”来了!本科技工和代码农民正吃香 刚结束的全国技能大赛,让我们看到了“技能人才”的新模样:无人机在田里厘米级飞行,大学生给机器人写代码,美发师用上了智慧屏。这些画面彻底刷新了人们对“手艺活”的认知。 这场大赛就像一扇窗,让我们窥见了中国产业升级的真实图景。3420名选手在106个赛项竞技,其中智能制造、数字技术等新领域赛项超过一半。这不仅是比赛,更是未来工作方式的预演。 “新工匠”新在哪里?首先是技能结构全面升级。无人机植保赛场70%以上选手拥有本科学历,他们不仅要会飞无人机,还要懂编程、能维修、会测绘。20岁出头的马宏林获得数字孪生项目金牌,这位本科生已是全国技术能手。今天的“好手艺”,是理论知识与应用能力的深度融合。 传统技艺也在拥抱变革。汽车喷漆改用环保水性漆,美发比赛用智慧屏实时展示赛题,中式面点成为乡村振兴赛项。这些变化告诉我们:没有落伍的职业,只有守旧的技术。 更可喜的是,技能人才的社会认同正在改变。33%的选手拥有本科以上学历,他们选择技能道路是主动拥抱机遇。正如专家所说,现代产业需要的是“理论+实践”的复合型人才。 从赛场到职场,这种变化正在真实发生。企业在赛场物色人才,技工院校现场签约校企合作,获奖选手直接晋升职业技能等级。产业与人才的这种“双向奔赴”,正是推动中国制造升级的关键力量。 当更多年轻人看到技能可以“照亮前程”,当“新工匠”成为受人尊敬的职业选择,我们就有理由相信,这些既会传统技艺又掌握新技术的人才,将为中国经济注入持久动力。 ——这不仅是技能的比拼,更是时代的选择。在这个变革的时代,最好的职业道路可能就是:保持手艺人的匠心,同时拥抱新技术的变化。
00:00 / 02: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1: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