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说森林疗养双秀感官步道】双秀公园有一条多材质步道,150米长的林间环境,设计了木桩步道、鹅卵石步道、碎石步道、大地曼陀罗、细沙步道、陶粒步道、松鳞步道7种材质,每种步道都有不同的行走体验。路旁有松树、柏树、银杏、丁香、杜仲等多种植物,散发出独特的味道。体验者会在森林疗养师的带领下进行视、听、嗅、味、触等多感官体验。双秀公园位于市中心区域,辐射周边居民超过8万户。双秀森疗驿站将针对不同群体,形成常态化的服务。中小学生,主打科普和注意力集中练习;职场人群,主打以解压为目的的手工、茶疗和冥想;老人,主打正念类的疗养活动。全龄适应是森林疗养驿站开展活动的目标,根据季节和植物动态,带领不同人群联结自然、刺激感官、放松身心。自然疗养公园是德国自然疗养地的标配,这种“以自然为药”的方式是森林疗养重要借鉴对象。原本服务于疗养客的自然疗养公园,能否引入到超大城市的中心区,用以提高市民的绿色福祉?2021年,北京市以自然疗养公园理念引进为抓手,推出了“森林疗养进城”工作。作为自然疗养公园示范的一部分,我们在双秀公园建设了一条感官步道。在最初方案中,步道沿线会设有泥坑和踏水浴池。在我看来,这样的设施会是把城市公园变为自然疗养公园的“点睛之笔”。但在方案评审时,多数专家对这些设施的实用性有疑虑,“泥坑水池会不会滋生蚊虫”,“小猪佩奇会喜欢,但中国家长会容忍孩子玩泥吗”。业界精英尚有这么大的疑虑,设施做好后公众的接受度又能有多高?坦率地说,我们一点底气都没有,只好选择割舍。这也让我们明白,森林疗养文化养成和市场培育将是一个长期过程。自然就意味着“野性”和“冒险”,自然疗养公园的很多设施都多少有些冒险属性。而由此带来的安全隐患,让公园管理方担忧不已。“有人向泥坑扔玻璃碴怎么办?”,“赤足过程中受伤市民怎么办?”,一旦出现安全问题,公园管理方是要承担责任的。如果不能提供可靠的、精细化的运营管理方案,难以说服城市公园管理方开展自然疗养公园改造。考虑到安全问题,也考虑到面向特定群体提供森林疗养服务的需要,封闭管理自然疗养设施会比较理想,这样一来就会侵犯了更多人使用公园的权益。一方面希望提升城市公园的健康服务功能,另一方面又不想公众的既有权益收到损害,这也是个不小的挑战。城市公园感官步道为都市人提供了一处放松身心、感受自然的环境。
00:00 / 16: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0: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1
00:00 / 00: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853
00:00 / 01: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7
00:00 / 00: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0
00:00 / 00: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35
00:00 / 00: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9
00:00 / 00: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9
00:00 / 00: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3
00:00 / 00: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07
00:00 / 00: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0: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9
00:00 / 00: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