ω乄y4月前
法海寺(Fahai Temple),位于北京市石景山区模式口28号法海寺森林公园内,明正统四年(1439年),太监李童等集资,由工部营缮司建造寺庙。 明正统八年(1443年),寺庙建成,由明英宗赐名法海禅寺。寓意佛法博大精深,无边无际。寺院选址还颇具神话色彩,据说是白衣人托梦给太监李童,后来按梦中景象寻得的水风宝地。 法海寺坐北朝南,全寺四进院落,建在逐层抬高的四层高台之上,东西面宽72米,南北进深150米,占地面积1.08公顷,主要建筑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山门后是一东西横向长方形院落,正中设数十级台阶,通向天王殿和大雄宝殿,台阶两侧有石碑两通。 法海寺山门前西南方的香道上,有一座小石桥,在小石桥的四角各生长着一棵古柏,古柏的根都生长在小石桥的石缝中,成为一奇观,人们称为“四柏一孔桥”。在法海寺的山门前,高耸着四棵参天古柏,好像是四大天王守护着寺院,称为“四大天王柏”。在寺内的大雄宝殿前,屹立着两棵白皮松,树冠高达30多米,白干鳞片斑驳,西边的一棵干周长达5.5米,东边的一棵干周长5米。两棵白皮松是明代建寺时所植,今已五百六十多年。它们像两条银龙守护着大殿,被称为“白龙松”。 法海寺以大雄宝殿内保存完整的十铺明代壁画而闻名。壁画共236.7平方米,在佛像后扇面墙的背后正对后门处绘有水月观音(中)、普贤菩萨 (左)、文殊菩萨(右)三大士坐像。两山墙上画的是十方佛众和飞天仙女,以牡丹、月季、菩提、芭蕉为衬托,画面祥云缭绕,更显出神佛的庄严肃穆。后檐墙两侧是由帝后、天龙八部和鬼众等组成的“礼佛护法图”。经论证,法海寺壁画堪称中国明代壁画之最,是元明清以来现存少有的由宫廷画士官所绘作品,与敦煌壁画、永乐宫壁画相比各有千秋,并可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壁画相媲美。法海寺四进院落,殿堂形制布局是汉藏两族僧俗官员共同设计,这在北京寺院建筑史上是独一无二的。
00:00 / 05: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4
00:00 / 00: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4: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9
00:00 / 03: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5
00:00 / 02: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63
00:00 / 05: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