鄄城著名古迹亘古泉大井 亘古泉是菏泽市鄄城县老城区南大街中段路西的古井遗址,现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井口原采用水泥板覆盖结构,仅保留直径约0.5米的取水圆口。西侧立有明代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石碑,碑身高160厘米,宽69厘米,碑阳刻'亘古清泉'四字及'修井人秦世祥''重修观音堂乡约李彦珍'等题款,该碑作为古代为水井立碑的实例,具有"古今稀有"的特殊价值,其命名源自该泉历史源流不可考且历代为民众饮用水源的特点。 2011年10月24日公布为文保单位,2012年5月10日设立保护碑。明代碑阴记载百余捐资者姓名,现存石碑经风化仍保留'勒名不朽'字样及捐资者信息。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为城区主要饮用水源,1980年代国营鄄城县酒厂曾用泉水酿酒并注册'亘古泉'商标。 “亘古”二字,意思为“自古以来,整个古代”。以“亘古”命名清泉,一是说明此泉历史悠久,难以考证其形成年代;二是说明此泉为历代当地人饮用喜爱。 关于“亘古清泉”的形成发现,除了明代石碑的题刻能证明此泉古已有之外,其他有关此泉的记载很难找到了。但在当地百姓口口相传中,有个流传甚广的说法。古时候,这里有一汪清泉,因水质清澈甘冽引来众多百姓在周围居住。后来,因黄河经常发生决溢,洪水中的泥沙把此泉淤为平地。东汉献帝初平四年(193),曹操在此地屯兵驻扎时,为解决兵马用水,令士兵按照百姓提供的线索,在被黄河洪水淤平的土地上又挖掘出这眼清泉,并取名“亘古”。由于水质好,百姓除了日常饮用外,还用此泉水酿酒。很快,用该泉水酿出的美酒就名声鹊起。曹操的第四个儿子、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曹植,被封为鄄城王后,经常饮酒赋诗。有一次,他饮过“亘古清泉”水酿造的美酒之后,写出“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的诗句流传后世。 这样的名胜古迹多么珍贵啊!鄄城县虽穷,还不至于保护不了一个这样的古迹吧!这就是政府的思想工作思路的局限所致,我希望鄄城县的领导能重视这样的历史古迹,让后人铭记历史,不忘初心,继往开来!
00:00 / 01: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1
00:00 / 01: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00: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7
00:00 / 00: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53
00:00 / 00: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56
00:00 / 00: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08
00:00 / 00: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55
00:00 / 04: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00:00 / 00: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00:00 / 00: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03
00:00 / 00: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