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31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漆器超过1.8万件,以清代漆器数量占比最大。漆器制作工艺在乾隆朝达到高峰。心醉艺术的乾隆皇帝还经常亲自督导、审查并提出制作要求,以自身的品味意趣影响着这些器物的制作过程。料不厌精,工不厌细,严谨细腻,精巧繁复。在继续发展传统漆器品种的基础上,更将雕漆、描金漆、填漆戗金、百宝嵌等工艺发展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亦将各类漆工技法巧妙结合。这一时期的漆器,无论是剔红、剔黑,还是描金、彩绘,都展现出了极高的艺术水准。乾隆朝的漆器不仅工艺繁复,更注重细节的精雕细琢,充分体现了皇家的尊贵与气派。为了让大家更直观地欣赏到乾隆朝漆器的魅力,2021年故宫博物院与嘉德艺术中心联合举办了“朱艳华绮:故宫博物院藏乾隆朝漆器展”。这次展览精心挑选了百余件乾隆时期的珍贵漆器,每一件都是精工细作的艺术品。为了配合展览,还出版了《朱艳华绮:故宫博物院藏乾隆朝漆器展》一书。精选100余件故宫博物院藏清代乾隆朝漆器,以清代宫廷用漆器中常见工艺门类将展品划分为:雕漆、描饰与金漆、戗金彩漆与填漆、镶嵌四个单元,另外加入仿漆瓷器单元,力求呈现这一时期漆器工艺的风格特色、艺术审美。由故宫博物院多位专家撰写词条和学术文章,为读者提供翔实准确的资料,解析乾隆朝漆器的工艺与风格。如果你对漆器感兴趣,千万不要错过这本图录哦。别忘了点赞、分享和关注我们的频道,更多精彩内容将持续为你更新!#让文物抖起来 #漆器 #漆器之美 #雕漆 #古董古玩
00:00 / 01: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6
00:00 / 01: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64
福州脱胎漆器髹饰技艺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被誉为“中国工艺美术三宝”之一(与北京景泰蓝、江西景德镇瓷器齐名),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以独特的“脱胎”技法和精湛的髹饰(涂漆装饰)技艺而闻名于世。 以下是福州脱胎漆器髹饰技艺的核心特点和价值: 核心技术 - “脱胎” 概念: 这是福州漆艺最具革命性的创造。它不是直接在木胎、竹胎等硬质内胎上髹漆,而是先用泥土、石膏等塑造出器物的原型(内模)。 工序: 裱布刮灰: 在原型上层层裱褙麻布(或绸布),每裱一层都要刮上细腻的生漆瓦灰(或漆泥)混合物,使其渗透布孔并固化。 脱去内胎: 待布胎层层叠加、干固到足够强度后,用水(或敲击)将内部的泥土/石膏原型溶解或取出,只留下轻巧、坚韧、中空的布胎(麻胎)。 优势: 成品体态轻盈(“举之一羽轻”),坚固耐用(“视之九鼎兀”),不变形、不开裂、不褪色,且能塑造出极其复杂的造型。 灵魂所在 - 髹饰技艺 精细打磨: 在脱胎成型的布胎上,需要经过数十道甚至上百道的髹漆(涂漆)和精细打磨(水磨),才能达到表面平整如镜、温润如玉的效果。这就是著名的“三磨三漆”甚至“百磨千漆”的工艺精髓。 #非遗传承 #大漆工艺 #非遗文化传承
00:00 / 00: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1: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00
00:00 / 01: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1: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黄志博物馆藏品赏:【清乾隆 木胎雕填彩漆 山水楼阁图 盖盒】20230301# 这是我们【黄志博物馆】有幸收藏到的一件清代官窑级的雕填山水纹漆盒。雕填是漆器的一种精细工艺,其做法是先在器物上绘好花纹,沿着花纹轮廓勾出阴文线,然后于线内填金,再彩绘或者填彩的一种工艺,实际上是把填漆与戗金两种方法结合到一块的新技法。 此漆盒长29cm、宽17cm、高12.2cm,方正规整,长方式,盒盖面远处雕刻山峦,琼楼玉宇,祥云缭绕,玉带飞架湖面,春风拂来,柳树新绿,湖面荡起阵阵涟漪,整个画面在黄色底漆的衬托下,华美富丽,具有宫廷之气。右上题有诗文“青山绿树着淡纱,灜水岸头拂晚霞…”文后见“石渠宝笈”、“御书房精鉴玺”等,推测图上画面是根据当时宫廷画家作品绘制,匠人把画上印章、题跋等均一一再现。盒正前亦绘有山水楼阁图,与盒面风格如出一辙,表现的题材一致。 盒内髹黑漆,其中盖内刻有诗文“素华朗照清莫比,酇侯之砖曾无此,谁与题名难议拟,翰筵静用实佳矣,抽思启秘有若是。乾隆御铭”,后见“乾”、“隆”一圆一方两小印,文字刻槽内均描金,显得华贵清丽。盒底有“大清乾隆年制”横款,为一件难得的清代官造级漆器。 【黄志博物馆】,荟萃中国收藏珍品,让祖先的智慧,点亮我们心灯。
00:00 / 01: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7
00:00 / 01: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0: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黄志博物馆藏品赏:【清乾隆 仿雕漆 仿石釉 几何纹开光描金 方胜形笔筒】20250626# 这是一件清代乾隆时期官窑的方胜形仿生瓷笔筒。乾隆一朝,瓷器烧制工艺达到了一个巅峰。这时的仿生釉做到了无所不仿,无所不似。如仿漆器、仿石器、仿古铜、仿金银、仿松石釉等。诸多的仿生釉施于器物表面,有的是主纹,也有的作为辅助纹饰。使得瓷器装饰更为多样。 这件作品即属于仿生釉作品,底部长14cm、宽12cm、高13cm,整体如重叠的方胜,即两个长方形交错叠压。形制特别,底部多层同心式外展,六如意足之处,颇为稳重大方。 笔筒内部施松石绿釉,色泽颇为清雅。外部四面装饰手法大体类似。均以紫金釉描金,装饰如意及莲瓣纹。然后其余区域雕刻回纹一周,以矾红模仿朱漆色,形成剔红的艺术效果,规整而具韵律感。 每个方形内部均镂空龟背锦,然后最中心绘制仿石釉小景。画中矾红勾勒山石,以墨彩点染兰草等,很清雅,从工艺看,属于仿云石的一种釉彩。 笔筒底边描金绘制缠枝莲花,外底松石绿地上刻“大清乾隆年制”篆书款,为一件官窑级的,集合仿松石、仿剔红、仿云石釉,描金、雕刻、镂空等工艺的精品文房雅器。 【黄志博物馆】,荟萃中国收藏珍品,让祖先的智慧,点亮我们心灯。欢迎关注 #公众号:黄志博物馆,了解更多藏品。#博物馆 #官窑 #笔筒
00:00 / 01: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2: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
00:00 / 01: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黄志博物馆藏品赏:【清乾隆 瓷器仿漆器剔红釉 夔龙蕉叶纹 尊】20250124# 这是一件清代乾隆时期的仿生瓷,所谓仿生瓷就是用瓷器仿其它生物、器物,在清乾隆时期特别流行。 这件瓷器是仿漆器剔红釉的尊。剔红是属于漆器的一个品类,即层层堆积朱漆,厚达百层,然后剔刻纹饰,因为工艺繁复,颇费工时,在古代属于比较名贵的品种。这件作品则采用瓷釉仿剔红的工艺效果。 此尊四方式,高23.5cm、边长12cm,为借鉴商周青铜尊形制而来,古雅端庄,法度谨严。清代乾隆时期,仿古之风盛行,不仅仿古代瓷器釉色,还仿古代的形制,另外在仿制的基础上创新,以古典造型加上创新装饰,形成别具一格的新式作品。这件尊就是这种做派的代表。 在尊颈部刻蕉叶纹,减地浮雕,颇为立体。腹部圆鼓,四面均浮雕龙纹,也称为“拐子龙”,身躯卷曲,颇为工整细腻,这种纹饰一般在明清家具及瓷器上多见。 底部四方圈足上亦装饰蕉叶纹。最为用心之出在于尊四侧扉棱均一一塑出,把青铜作品的装饰再现,也增添了其古雅之气。 整体看,在模仿青铜的古韵时,运用了当时流行的夔龙纹,然后又以仿剔红釉装饰,显得清新大气,属于一件成功的仿古创新之作。 底部有“大清乾隆年制”篆书款,为乾隆本朝官窑作品。 【黄志博物馆】,荟萃中国收藏珍品,让祖先的智慧,点亮我们心灯。欢迎关注 公众号:黄志博物馆,了解更多藏品。#博物馆 #明清瓷器 #官窑
00:00 / 01: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