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3: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3
00:00 / 02: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48
南巷1周前
当电影《731》的镜头定格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旧址的斑驳砖墙时,银幕内外的观众都被那份对历史的敬畏所震撼。这部聚焦黑暗过往的影片,不仅以高度还原的场景让观众直面那段沉重历史,更凭借主创团队精益求精的创作态度,成为一部兼具历史分量与艺术质感的作品。而宋涛所著的《愿你再见我时:电影〈731〉拍摄札记》,则让我们得以窥见一部严肃历史题材电影诞生的全貌 。 电影中那些极具冲击力的真实场景,背后是导演赵林山11年的筹备心血。他多次奔赴日本及七三一部队旧址考察,小到实验设备的纹路,大到营地建筑的布局,都力求与历史档案一致。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每一处都彰显着创作团队对历史的尊重 。 拍摄过程中的“较真”,更让人看到主创们的敬业。书中记录,为了呈现“亚细亚”号上的风雪场景,剧组反复调整降雪量与演员的动作幅度,直到画面氛围与历史记载的压抑感完全契合;“十二天‘大夜’”的拍摄里,演员与工作人员顶着疲惫,对每一个镜头的表情、台词、走位都严格把关,哪怕是一个细微的道具摆放角度,也要经过多次调试。姜武在“演员亲述”中提到的“铭记与担当”,并非一句空泛的口号,而是转化为拍摄时对角色情绪的精准把控,哪怕一条戏拍十几遍,也绝不敷衍 。 这份敬业精神,不仅存在于导演与主演身上,更渗透在剧组的每一个角落。服装部门为还原不同身份人物的衣着细节,翻阅大量史料,反复对比布料质地与剪裁样式;场务组化身“超人”,在“消耗面粉的深坑拍摄”等复杂场景中,高效完成设备搭建与场地布置;日籍演员们为精准诠释角色,主动研究历史背景,力求展现人物的复杂性。这些幕后工作者的付出一一呈现,也让我们明白,一部优秀的作品,是无数人用热爱与坚守共同铸就的 。 《愿你再见我时:电影〈731〉拍摄札记》让我们看到,当电影人以严谨的态度对待历史,以敬业的精神打磨作品时,银幕便不再只是娱乐的载体,更成为传承记忆、警示未来的重要媒介。 #每日推荐 #今日分享 #图书 #书籍分享
00:00 / 00: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3: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