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程朱理学”朱熹家族主要部分世系图 朱熹(1130年-1200年),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又号紫阳,世称晦庵先生、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 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的人,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是“二程”三传弟子李侗学生。朱熹的哲学体系以“二程”的理本论为基础,吸取周敦颐太极说、张载的气本论及佛、道教思想而形成。与“二程”学说合称为“程朱理学”。其思想对元、明、清三朝影响很大,成为三朝官方哲学。其著述甚多,有《四书章句集注》《太极图说解》等。其中,《四书章句集注》成为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朱熹还著有一千二百五十多首诗作,有着不容忽视的造诣和成就。 祖父:朱森,字良材,朱绚次子,朱壞的七世孙。赠承事郎,称承事府君。 祖母:程氏五娘(1079-1134),歙县华塘程丞相之女,赠孺人。 父亲:朱松,字乔年,朱森长子。建州政和县尉。 母亲:祝氏(1100-1169),歙州处士祝确之女。 叔叔:朱柽行百三,字大年,授承信郎。 朱槔,字逢年。实录:公膺建州乡贡。 妹妹:朱心适右迪功郎,长汀县主簿刘子明。 儿子:朱塾,字受之,授将士郎。后任淮西转运使,湖南总领。 朱埜,字文之,历监德清县新市镇户部激赏酒库,赠朝奉郎。 朱在,字敬之。授承务郎,官至焕章阁侍制工部侍郎,宝谟阁待制,封建安郡开国侯等,赠银青光禄大夫。 女儿:朱巽,嫁给刘学古(刘子翚之孙)。 朱兑,淳熙九年(1182)嫁长乐人黄幹。 四女朱氏,嫁建阳范元裕(范念德之子)。李侗三女、五女皆早卒。 孙子:朱鉴,字子明,任奉直大夫,湖广总领。 #朱熹 #程朱理学 #历史人物 #宋朝 #关注我每天坚持分享知识
00:00 / 00: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2
00:00 / 01: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04
#抖出你的家乡 #清华镇黄家村 #5月4号,我踏入了婺源县清华镇的黄家村,一到这儿,就被扑面而来的清新空气所包围,仿佛心肺都被这纯净的气息洗涤了一番。这个村庄依山傍水,四周是郁郁葱葱的树林,溪水清澈见底,缓缓流淌 ,勾勒出一幅宁静祥和的山水画卷,果真人杰地灵。 后来我了解到,这里是著名科学家黄璐琦的家乡。黄璐琦1968年出生,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在中医药领域那可是大名鼎鼎。他北大博士毕业,担任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等重要职务。 黄璐琦长期致力于中药资源与分子生药研究,成果丰硕。他牵头编制《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 ,为摸清我国中药资源家底立下大功。他建立的中药材鉴别新方法,还被《中国药典》收载。而且他提出道地药材形成的模式理论,在丹参酮合成等研究上取得突破,推动了中医药现代化发展。凭借这些突出贡献,他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4项 ,还有“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等诸多荣誉称号。 在村里漫步时,热情的村民们主动和我打招呼,给我讲述村子的故事和黄璐琦院士的点滴,自豪之情溢于言表。黄家村不仅孕育了黄璐琦这样的杰出人才,自身也如一颗璞玉,保留着质朴的乡村风貌,真的是一次难忘的探访。@抖音小助手
00:00 / 03: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96
00:00 / 01: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2
金庸接受采访。【金庸(1924年3月10日—2018年10月30日),本名查良镛,浙江省海宁市人,祖籍江西省婺源县浙源乡凤山村,1948年移居香港。当代武侠小说作家、新闻学家、企业家、政治评论家、社会活动家,被誉为“香港四大才子”之一,与古龙、梁羽生、温瑞安并称为“中国武侠小说四大宗师”。1944年,考入重庆中央政治大学外交系。1946年秋,进入上海《大公报》任国际电讯翻译。1948年,毕业于上海东吴大学法学院,并被调往《大公报》香港分社。1952年调入《新晚报》编辑副刊,并写出《绝代佳人》《兰花花》等电影剧本。1959年,金庸等人于香港创办《明报》。1985年起,历任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政治体制小组负责人之一,基本法咨询委员会执行委员会委员,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委员。1994年,受聘北京大学名誉教授。2000年,获得大紫荆勋章。2007年,出任香港中文大学文学院荣誉教授。2009年9月,被聘为中国作协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名誉副主席;同年荣获2008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2010年,获得剑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2018年10月30日,在香港逝世,享年94岁。】 代表作: 《书剑恩仇录》1955年 《碧血剑》1956年 《射雕英雄传》1957年—1959年 《雪山飞狐》1959年 《神雕侠侣》1959年—1961年 《飞狐外传》1960年—1961年 《白马啸西风》1961年,附在《雪山飞狐》之后的中篇小说 《倚天屠龙记》1961年 《鸳鸯刀》1961年,附在《雪山飞狐》之后的中篇小说 《连城诀》1963年,又名《素心剑》 《天龙八部》1963年—1966年 《侠客行》1965年 《笑傲江湖》1967年 《鹿鼎记》1969年—1972年 《越女剑》1970年,附在《侠客行》之后的短篇 金庸先生给自己(除了《越女剑》以外)的14部小说的首字合称,“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分别对应其14部作品,横批是《越女剑》。#武侠#作家#访谈#金庸#文学
00:00 / 09: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虎儿1月前
詹天佑(1861年4月26日-1919年4月24日,英文名:Jeme Tien Yow),男,汉族,字达朝,号眷诚。祖籍徽州婺源(今江西上饶市婺源县),生于广东省广州府南海县(现广州市荔湾区恩宁路十二甫西街芽菜巷42号)。 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詹天佑进入美国康奈狄克州威士哈芬(West Haven)小学,寄宿于校长(.L·H·Northrop)家中。清光绪七年(1881年),成为耶鲁大学优秀生联谊会会员,从在耶鲁大学毕业后立即回国,当时清政府下令提前撤退留美学生,1881年,毕业的中国留学生只有二人,另一个为欧阳庚。回国后,詹天佑被派往福州船政局后学堂学习海军轮船驾驶,成绩优异,得五品军功。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由开平矿务局留美同学邝孙谋介绍,到天津中国铁路公司任帮工程师,从事塘沽到天津铁路铺轨工程。中华民国二年(1913年)6月18日,任交通部技监,主持全国交通技术工作,仍兼汉粤川铁路会办。中华民国六年(1917年),詹天佑任交通部铁路技术委员会会长及交通研究会会员、审订铁路法规会名誉会员、运输会议会员。1919年4月20日,到汉口,21日入仁济医院,24日因腹疾严重,心力衰竭逝世,终年58岁。 詹天佑主修铁路工程。他是中国近代铁路工程专家,是中国首位铁路总工程师,被誉为“中国铁路之父”“中国近代工程之父”,其负责修建的京张铁路是中国首条完全自主设计、施工的干线铁路,打破了外国对铁路技术的垄断,该铁路的建成在中国近代铁路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00:00 / 02: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00:00 / 03: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