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4: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0
00:00 / 01: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142
00:00 / 01:09: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4
00:00 / 05: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4
00:00 / 03: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455
井冈山的斗争(1)矛盾分析方法论 相比高远的理论知识,《井冈山的斗争》则更像一个复盘报告,将高深的理论,浅显地诉说着道理。 一开篇,教员便把着眼点,放在了搞工农武装割据的条件上,罗列出,工农武装割据的存在和发展,还需要具备下列的条件: (1)有很好的群众; (2)有很好的党; (3)有相当力量的红军; (4)有便利于作战的地势; (5)有足够给养的经济力。 这里也给我们传递出这么一个观点: 任何事物,存在及发展,都必须有一定的条件。 这个观点的背后,还有套理论:矛盾的存在与发展,必然在一定条件中。 听起来有点绕,理解了他,以后做任何事情,去分析项目也好,去观察一件事能不能做成也好,都可以用这个理论去分析。 按照上篇红色政权中主客观条件的划分,我们先来看看,上述五个条件,哪些是主观,哪些是客观。 很好的党+相当力量的红军,就是主观因素; 很好的群众+便利于作战的地势+足够给养的经济力,就是客观因素。 其中,主观因素是我们可以靠努力,能够建设出来,能够更优秀去突破的因素,而客观因素相当于拥有的一些资源,同时也需要主观去带动的。 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分析的越准确,我们的决策就越精确。 就越能够清楚的知道,什么事情现在可以搞,什么事情靠努力就有可能;又有哪些事情,现在条件条件还不具备,需要换个方式搞。同时,在分析完成以后,如果还不确定是否分析正确。 那么,就需要再配合:借鉴同行、再次调研,看有没有漏掉一些条件,要不要学习些专业技能等。总之,分析不能坐在家里,,这样一来,我们久而久之,就能形成完整的方法论。 用这套方法论和矛盾分析的方法论,联合起来,就得出了结论: 事物的发展,是由内部矛盾规定,外部条件促成的。 我们读《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这两篇文章,从矛盾论、实践论结合起来,慢慢去研读,就能形成我们看待事物的观点: 内部矛盾规定了事物的性质和发展,外部条件决定事物具体如何发展。
00:00 / 04: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
00:00 / 00: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4
00:00 / 01: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2
00:00 / 03: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01: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0
00:00 / 00: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