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鞭刑实录:校园鞭刑执行全过程 你知道吗?在新加坡,一名9岁小学生因长期霸凌同学,最终被执行了鞭刑。这听起来不可思议,却是真实发生的事件。今天我们就来深入解析新加坡未成年人鞭刑的执行全过程。 新加坡的鞭刑制度依据场景不同,分为司法、监狱、军事、感化院、学校及家庭等多种情形。对于未成年人鞭刑,主要依据教育条例和处理学生纪律问题的指导原则,在学校环境中执行,且仅针对男性学生。 2025年康宁小学的霸凌案就是一起典型案例。一名9岁男生长期霸凌同学,甚至发出死亡威胁,用书包砸伤同学。在尝试道歉、调解等措施无效后,校方最终决定对其执行鞭刑。 执行鞭刑前,有一套严格的审查和监督程序。只有校长或训导主任有权执行,每次最多不超过三下。执行前必须通知学生家长,部分情况下还需征得家长的同意。同时,医生会对受刑学生进行身体检查,确保其身体状况能够承受。 刑罚执行时,使用的是特制的细藤鞭,直径小于1.3厘米,比用于成年罪犯的刑具要轻。鞭打部位限定在臀部,以避免伤及骨骼和重要器官。与监狱内执行的司法鞭刑不同,校园鞭刑有时会在全校师生见证下进行,旨在警示教育他人。 执行过程中,医生会全程在场监护。如果受刑学生出现昏迷等无法承受的迹象,鞭刑将被立即终止。鞭打完成后,会立即进行冰敷等基础的医疗护理。藤鞭经过浸泡以增加韧性,目的是为了造成剧痛,并留下终身性的鞭痕作为耻辱印记,以起到警示作用。 新加坡对未成年人执行鞭刑的做法,在国际和国内都引发了讨论。支持者认为,对于极端且屡教不改的霸凌行为,鞭刑是一种有效的终极惩戒手段,既切实维护受害学生的身心安全,也及时制止施暴者继续滑向更严重的错误。 而反对者则担忧,肉体惩罚可能带来心理创伤或导致暴力的代际传递。他们认为,用暴力制止暴力本身就是对教育逻辑的背离。9岁儿童正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期,公开鞭刑带来的不仅是身体疼痛,更是对人格尊严的践踏。 新加坡的未成年人鞭刑制度无疑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话题。它既体现了法律对极端行为的严厉惩戒,也引发了我们对教育惩戒方式的深入思考。在严惩与保护之间,我们该如何找到平衡点?这或许是每个人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新加坡 #新加坡鞭刑#鞭刑#霸凌#校园霸凌
00:00 / 02: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8
00:00 / 00: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4
00:00 / 00: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