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症的真相 在中医理论中,肥胖主要与 “痰湿”、“气虚” 相关,核心病机在于 “本虚标实”。 本虚:主要指脾、肾、肝等脏腑功能虚弱,尤其是脾气虚,是肥胖的根源。 标实:主要指因脏腑功能失调而产生的 “痰湿”、“水饮”、“瘀血” 等病理产物堆积在体内。 一、 核心病机:脾虚为根,痰湿为标 这是理解中医看待肥胖的基石。 形象比喻:脾 相当于身体的 “物流总监”,负责将我们吃进去的食物和水液(水谷精微)转化为有用的能量和气血,并输布到全身(这叫“运化”)。同时,它还要将代谢后的垃圾和多余水湿排出体外。 当脾的功能虚弱(脾虚)时:就像物流系统瘫痪了。 有用的能量无法正常生成和输送,人反而会感到乏力、气短(气虚)。 没用的垃圾(水湿) 无法被及时清除,在体内堆积起来,形成粘稠的 “痰湿”。 痰湿的特性就是“重浊、粘滞”,它很容易堆积在身体各处,特别是臀部、腹部,形成肥胖。因此,中医有句经典名言:“肥人多痰湿,肥人多气虚”。 二、 发展演变:不同类型的肥胖 基于“脾虚痰湿”这个核心,结合其他脏腑的失调,肥胖会表现出不同的类型: 类型 核心病机 典型表现 形象比喻 1. 胃热脾虚型 胃火过盛,食欲亢进,但脾的运化功能跟不上。 2. 肝气郁结型 压力大、情绪不畅导致肝气不舒,影响脾胃功能(肝木克脾土)。 3. 脾肾阳虚型 脾虚加重,并累及到肾阳。肾阳是全身的“发动机”,肾阳虚则代谢动力不足。 三、 中医的调理与减肥之道 中医减肥的核心目标是 “恢复脏腑功能,清除病理产物” ,而不是盲目地泻下或节食。这是一个 “标本兼治” 的过程。 1. 饮食调摄:吃对食物,而非少吃 原则:健脾、祛湿、化痰。 2. 运动导引:动则升阳 原理:运动可以振奋阳气,促进气机流通。“气行则水行”,气机通畅了,就能带动水湿的代谢,化解痰瘀。 3. 情志调节:疏肝解郁 对于压力性肥胖,管理情绪至关重要。可以通过深呼吸、冥想、户外散步、听音乐等方式疏解压力,防止“肝气郁结”克伐“脾胃”。 4. 传统技法 针灸/按摩 最重要的一点: 中医减肥是一个 “调理体质” 的过程,速度可能不如极端节食快,但它更健康、更持久,且不易反弹。如果肥胖问题严重,建议寻求专业中医师的系统指导。 #中医科普 #中医 #黄帝内经 #肥胖
00:00 / 03: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0: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56
00:00 / 00: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149
00:00 / 05: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11
00:00 / 01: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7
00:00 / 00: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4
00:00 / 17: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03: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4
00:00 / 01: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