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2: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59
莫言4月前
莫言:给冯巩老师取了个同款笔名 前年冬天的一个晚上,应朋友之邀去参加一个饭局,遇到曲艺家冯巩先生。 在电视上、舞台上看过他多次表演,所以虽是初次见面,但感觉很熟。 他握着我的手说我的小说写得好是因为笔名起得好,他说他最近也想写点东西,希望我能给他起个笔名。我说:“闭嘴。” “好!”他一愣,一阵大笑后道,“那我的相声还怎么说啊!” 同行的朋友悄悄提醒我:“你这样说,冯老师不会不高兴吧?” “不会吧,”我说,“冯老师是幽默大师,应该明白我的意思。” 话虽是这样说,但朋友的提醒还是让我感到心里不踏实。 幸好,几天后,冯巩先生在他的抖音号上把这段视频发了出来,使我心中一块悬着的石头落了地。 我看了这段视频后边的一些留言,有人批评我,说我与冯巩先生握手时只用了一只手,而把另一只手插在衣袋里,这是对冯巩先生不尊重。 尽管我把一只手插在衣袋里是因为我见到冯巩先生有点紧张,无所措手足,把手插进衣袋完全是下意识,但我还是真诚地接受批评,下一次与冯巩先生握手时一定要用两只手。 相声与小说一样,都是语言的艺术。讽刺与幽默,是相声艺术的基本特征,也是小说应该向相声学习的地方。 我让冯巩先生“闭嘴”,其实与我让自己“莫言”一样,是希望我们深入生活,厚积薄发,想好了再说,想透了再写。正是: 欲说相声先闭嘴,想写小说且莫言。#大有学问
00:00 / 00: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后妙对莫言联,文学新星绽光芒 今年6月,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踏足广东惠州,在那座有着百年历史的客家围屋碧滟楼前,灵感如泉涌,挥毫写下“从南阳到南洋根深叶茂”这十字上联,随后向天下文友发出诚挚邀约,敬求下联。这一举动,宛如一颗石子投入文学的湖面,瞬间激起层层涟漪,引得无数文学爱好者跃跃欲试。 自上联公布后,各地文友纷纷摩拳擦掌,沉浸在这副对联的意境之中。从繁华都市的书斋到宁静乡村的学堂,无数人日夜思索,试图解开这上联背后的文学密码,找到那个与之完美呼应的下联。 10月20日,征集活动获奖名单终于揭晓,一、二、三等奖共六个优秀作品脱颖而出。而独得一等奖、收获10万元奖金的作者宋珂嘉,竟是一位年仅21岁的年轻人。他对出的下联“自井壁及井毕角亢星张”,与上联相得益彰,在形式上对仗工整,在意境上相互映衬,仿佛一幅完整的文学画卷。北京师范大学终身特聘教授、著名诗人欧阳江河现场解读,称其为“多年难遇的绝对”。 在颁奖现场,由于宋珂嘉有事未能到场,奖项由其母亲代领。莫言不仅准备了10万元奖金,还特意送上亲笔书法作品作为赠礼。宋母透露,孩子决定将奖金的一半捐给“莫言同心”公益项目,用于先心病儿童的救治。 这一事件,如同一颗璀璨的星星,在文学的夜空中闪耀着独特光芒。它让我们看到了文学的魅力与传承的希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像宋珂嘉这样的年轻人,在文学的道路上绽放光彩,为文学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00:00 / 01: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00:00 / 00: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00:00 / 00: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4
00:00 / 01: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4
00:00 / 03: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