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6: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091
“朱元璋的宿敌”陈友谅家族主要部分世系图 陈友谅(1320年-1363年),湖北沔城人(今湖北仙桃)人。 陈友谅出身于渔家,曾为县吏。参加天完红巾军,隶丞相倪文俊为簿书掾,以功升元帅。至正十七年(1357年),以倪文俊谋害天完帝徐寿辉,杀文俊,遂并其军。自称宣慰使,旋改称平章政事,掌兵权。与元兵交战,连克安庆、瑞州、抚州、赣州、信州诸地。至正十九年(1359年),挟持徐寿辉,移都江州(今江西九江),自称汉王。次年闰五月,在采石杀徐寿辉自立为帝,国号大汉,年号大义。以恢复汉族王朝的统治为号召。以邹普胜为太师,张必先为丞相,张定边为太尉。大汉政权建立后,一面继续进行反元战争,一面把军事重心放在对邻境朱元璋部的战争上。历龙湾、江州、鄱阳湖几次重大战役。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陈友谅在鄱阳湖大战中流矢身亡。 (祖父)谢千一,后入赘陈家,改姓陈。 (父亲)陈普才,降明后封承恩侯,洪武五年(1372)徙滁阳。 (兄弟) 陈友富,降明后封归仁伯。陈友直,降明后封怀恩伯。 陈友仁,在鄱阳湖战死,明初追封康山王,命令有关主管部门建庙祭祀他,让陈友贵随从受祭。 陈友贵,在鄱阳湖战死。明初让其随陈友仁受祭。(儿子) 陈善,被朱元璋军所俘。 陈理,降明后封归德侯,住在京城。后因陈理说一些不满的话。朱元璋于洪武五年(1372年),将陈理迁移到高丽。朝鲜国王李成桂在位期间,赐陈理平汉君禄。 (孙子)陈明善,沉迷酒色,系于留后司。因母求情,遂得释放。 #陈友谅 #历史人物 #元末明初 #历史那些事 #每天学习一点点
00:00 / 00: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8
00:00 / 05: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622
00:00 / 00: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068
00:00 / 01: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15
00:00 / 13: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00:00 / 04: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陈友谅死后,他的儿子陈理在武昌继位,没多久就被朱元璋活捉。朱元璋没杀他,把他送到高丽(今朝鲜),让他“好好种地”,也算得了善终。陈友谅的“大汉”政权,前后只存在4年,却给元末历史留下了最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狠,逼得朱元璋不得不“更狠”;他的水师,让朱元璋意识到“水师的重要性”,为后来明朝的“郑和下西洋”埋下了伏笔。 连朱元璋后来都承认:“陈友谅最剽悍,我打他的时候,天天睡不着觉。”——能让朱元璋“睡不着觉”,陈友谅也算“狠出了水平”。 总结一下他的“人生考点”: 1. 身份:元末农民起义领袖,“大汉”政权建立者,湖北沔阳人,渔民出身(必记:朱元璋统一江南的最大对手); 2. 生卒年:约1320—1363年(活跃于1351—1363年,战死鄱阳湖); 3. 核心事迹(必记!): ◦ 早年参加红巾军,追随倪文俊、徐寿辉,靠军功崛起; ◦ 1357年:杀倪文俊,掌控天完军实权; ◦ 1360年:杀徐寿辉,在采石矶称帝,建立“大汉”政权; ◦ 1363年:与朱元璋在鄱阳湖大战,兵败中箭身亡; ◦ 特点:水师强大(楼船为最),性格残暴,信奉“暴力至上”; 4. 失败原因:弑主失人心、战略失误(铁索连舟)、迷信暴力、未联张抗朱; 5. 记忆口诀:陈友谅,打鱼郎,狠出名,杀旧主;建大汉,水师强,鄱阳湖,火中亡。 陈友谅的故事告诉我们:“狠”能让你快速崛起,却不能让你长久立足;靠暴力得来的权力,终会被暴力反噬;比船坚炮利更重要的,是人心向背。他用一生证明了一个真理:在乱世中,光靠“狠”赢不了天下,还得有点“仁”和“智”——可惜,他到死都没明白这个道理。#陈友谅 #元末明初 #历史人物 #鄱阳湖大战 #大梦五千年
00:00 / 09: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9: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