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十山6天前
秦坝关岁月 秦坝关小学的往事 (生火炉) 六七十年代,秦坝关小学的教室冬天寒冷刺骨。为了抵御严寒,老师和孩子用土块修建取暖炉。这些土块,是我们与老师一起从从附近的田地里一块一块捡回来的,我记得那时候我刚上一年级,梁老师是班主任。 修建取暖炉是个技术活,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经验。老师会先在地上画出一个炉子的形状,然后让孩子们按照形状把土块一块一块地垒起来,然后和泥抹好。 冬天,天还没亮,我们就已经起床了。背着书包,手里还拿着从家里带来的柴火,匆匆忙忙地向学校走去。那时的路,没有现在平坦,坑坑洼洼的,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 到了学校,赶紧把柴火放到取暖炉旁边。然后开始生火。生火也是个技术活,需要先用一些干草和细树枝引火,等火苗起来了,再慢慢地把大一点的柴火放进去。有时候,风太大,火苗会被吹灭,虽然过程有些艰难,但我们却乐此不疲,因为我们知道,这炉火是他们在寒冷的冬天里唯一的温暖。 炉火生好了,教室里渐渐暖和起来。这时候,天还没大亮,教室里一片漆黑。我们会拿出煤油灯,点燃后挂在教室的墙上。那微弱的灯光,虽然比不上现在的电灯明亮,但在那个年代,却给我们带来了光明和希望。有时候,风会把煤油灯吹得摇摇晃晃,灯光也会变得忽明忽暗。 炉火生好了,我们还会把从家里带来的土豆放在炉子旁边烤。不一会儿,土豆就散发出诱人的香味。烤好的土豆,皮焦黄焦黄的,里面却软糯香甜。那味道,简直比现在任何山珍海味都要美味。至今都让人难以忘怀。 在那个寒冷的冬天,我们用土块取暖炉、柴火和煤油灯,创造了一个温暖的学习环境。那炉火,不仅温暖了我们的身体,更温暖了我们的心灵;那灯光,不仅照亮了我们的书本,更照亮了我们的未来。 如今,时光已经悄然流逝,这些往事也渐渐被尘封。但那些用土块修建取暖炉、天未亮时带柴火生火、煤油灯下学习和烤土豆的欢乐时光,却永远定格在了历史的记忆中,成为了一代人对那个特殊年代的独特回忆。每当想起那些往事,心中总会涌起一股暖流,那是属于那个时代的温暖与纯真,是永远无法磨灭的记忆。#乡村学校 #校园时光 #学生时代 #生活
00:00 / 01: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
00:00 / 00: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9
00:00 / 01: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