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2: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7
中国特种飞行器武汉研究所——航空报国,让世界看到“鲲龙”英姿 1976年,我国第一代大型反潜巡逻机水轰5成功首飞,这一历史时刻被载入共和国国防史册; 时隔44年,我国自主研制的世界上在研最大的水陆两栖飞机AG600,于7月26日在山东青岛附近海域实现海上首飞,震惊国人,闪耀世界。 从“雄鹰”振臂到“鲲龙”腾飞,万丈光芒的背后,中国特种飞行器研究所(以下简称“特飞所”),在湖北荆门刻录下航空报国的足迹。 2018年10月20日,中国研制的世界最大一款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在荆门漳河水库的首飞成功,举世瞩目。 AG600与运20大型运输机、C919大型喷气式客机一起,并称为中国的“三大飞机”。比起两位“兄长”,AG600似乎没有那么声名远播,但其研制难度和意义,一点也不亚于前两位。 “从‘一无所有’到飞机船体设计定型,我们仅用了20个月。”中国特飞所水动力研究中心副主任说,研发期间,他和团队共开展了80余次模型制作、修型、试验工作。 十年育快马,数以万计的科研人员用4000多个日夜坚守与无数个不眠之夜让世界看到了“鲲龙”的英姿,看到了“航空强国”的力量。 如今,水面飞行器、浮空飞行器、通用飞机……特飞所缔造了产业化、系列化发展的传奇。 “走的再远,也不能忘记来时的路,一代又一代特飞人,从未忘记‘航空报国’的初心,我们要为了祖国的航空事业接续奋斗。” 2月28日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获悉,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型水陆两栖飞机AG600在陕西蒲城圆满完成了取证前所有试飞科目,向取得型号合格证的目标又迈出关键一步。后续,AG600研制全线将全力以赴,争取尽快完成适航取证工作,早日交付用户投入运营。 在此之前,AG600飞机历时2年,开展了研发试飞、表明符合性试飞、审定试飞三个阶段的工作,共完成2014个架次、10648个试验点、3560个飞行小时的飞行任务,刷新了国产新研大型飞机科研阶段试飞新纪录。 AG600飞机与运-20、C919并称为国产大飞机三兄弟。这型飞机是我国为了满足森林灭火和水上救援的迫切需要,自主研制的大型特种用途民用飞机,是国家应急救援体系和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建设急需的重大航空装备。AG600的研制成功,对助推国民经济发展,建设航空强国、海洋强国具有重大意义。 信息来源:湖北日报,央视新闻 #科技 #全球看点 #航空 #武汉 #鲲鹏600
00:00 / 01: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15
00:00 / 01: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32
00:00 / 01: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5
00:00 / 02: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
00:00 / 00: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